戰(zhàn)事綿延,不是一年兩年的事情,慢慢再找機會?!?/p>
久年真人相當客氣。
作為大使友鄰館的館主,崔白毫已經(jīng)在王玉樓搭建出來的制度層面的‘仙盟外交部’站穩(wěn)了跟腳,即便是杜久年,也要敬重兩分。
內(nèi)斗的著力點是種抽象的東西,但王玉樓主動創(chuàng)造工作資源的能力是從來不缺的,崔白毫個人的地位變化,對應(yīng)的是派系整體的利益獲得了些許增量。
如果說修仙界的競爭是實力的比拼,那就可以將大使友鄰館一步步建立、發(fā)展、建制化,視作玉闕派軟實力提升的一部分。
它或許沒有一錘定音的好效果,但卻能在王玉樓順風時提供錦上添的作用。
就像一張負面效果和使用條件都很苛刻的牌,它有很多不足,可你不能說它沒用。
只要玉闕仙尊不打逆風局,這張牌的好用程度就能直線拉升。
仙尊們當然可以在大使友鄰館建立后,繼續(xù)通過神通傳音的方式和自己的道友們勾連利益,但建制化的內(nèi)斗新維度,其隱含的價值是客觀存在的。
前線,王玉安的臨時府邸,玉闕派的修士正在舉行宴會,慶祝崔白毫活著回來。
當然,明面上不能說慶祝。
畢竟,借著試圖談和的舉措,進一步幫大使友鄰館在仙盟外交體系中的地位建制化這種事,讓所有人知道也不合適。
期待和談能有成果的人,往往也無法理解和談的意義不在于和與不和
王玉樓早早就意識到了手段和目的的區(qū)別,可這種區(qū)別,對于部分駑鈍者而言,是一生都翻越不過去的大山。
燈火通明的大殿之上,位于前線的玉闕派修士們,能來的都來了。
觥籌交錯間,崔白毫說了些心里話。
“和平不是理所當然的,混亂時代已經(jīng)開啟,對于仙盟的修士而言,混亂時代是不可多得的機會。
變法已經(jīng)取得了全面的勝利,這就是屬于仙盟的先機,我到前線看,很多前線的修士喜歡抱怨,抱怨戰(zhàn)爭有些太嚴酷。
但你讓他們真離開前線回去,他們往往又不愿意。
這算什么?
言不由衷嗎?
不是的,言不由衷是最蠢的人才會看到的東西。
要我說,內(nèi)里是那些底層修士,對大局的認識不足、不充分。
所以,我們玉闕宮的修士們就要幫仙尊引導(dǎo)他們!”
崔白毫說完后,大殿內(nèi)擊掌之聲雷動。
不是老崔忘形,而是他在扮演好自己玉大將的角色。
是,他有資歷,在派系內(nèi)屬于某種意義上的‘第一人’,但這不意味著他能躺在功勞薄上睡大覺,還是要做好自己派系第一人的角色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