左翼的蘇萊曼很快察覺到了伊斯梅爾國王的意圖,于是毫不猶豫地將手中全部兵力投入戰(zhàn)斗。
幾乎在同一時間,埃及軍隊在左翼和中央戰(zhàn)場對漢軍發(fā)動了前所未有的大規(guī)模進攻。
“唉及人動作不小啊,一下投入了至少六萬人,這是想和我們拼個你死我活了!”
如此龐大的調(diào)動,自然也被漢軍偵知。
然而,無論是劉永福還是蔣百里,面對這樣的局勢,依舊沉著冷靜,沒有絲毫慌亂的跡象。
這樣的發(fā)展,其實早在他們的預料之中。
“唉及國王手里還藏著一支騎兵部隊沒動,看來他是想靠這支騎兵出奇制勝!”
蔣百里舉起望遠鏡,遠遠望向數(shù)公里外的唉及中軍大帳,發(fā)現(xiàn)目前投入進攻的都是步兵,騎兵部隊仍在后方按兵不動,這讓他起了警覺。
“既如此,不妨給他們演一出戲,把他們的騎兵早點引進來!”
騎兵雖在現(xiàn)代戰(zhàn)爭中地位下降,但其機動性依舊不可小覷。
盡管重機槍的普及削弱了騎兵正面沖鋒的能力,但他們在平原地帶的靈活性和突襲能力仍然極強。
唉及境內(nèi)以平原為主,這正是騎兵縱橫馳騁的理想戰(zhàn)場。
憑借其快速的機動能力,他們可以四處出擊,不斷襲擾漢軍的后方和補給線。
而這種游擊式的騷擾作戰(zhàn),會給漢軍帶來極大的困擾,迫使他們分散兵力進行清剿。
因此,漢軍必須設法在此地將這支騎兵殲滅,否則一旦讓他們脫身遠遁,將來勢必成為心腹之患。
“讓前線部隊象征性抵抗一下,然后放棄第一道防線,向后撤退?!?/p>
蔣百里稍作思索,揣摩了敵軍的心理,隨即下達了命令。
很快,接到命令的漢軍部隊開始有序撤出第一道陣地,相互掩護地朝后方轉(zhuǎn)移。
他們的撤退井然有序,絕非被擊潰后的狼狽潰逃。
但此時的唉及軍正處于情緒高漲之中,根本沒注意到這一點,即使有人察覺,也多半不會往深處想。
“哈哈,敵人逃了!”
“這群膽小鬼,終于知道我們的厲害了!”
見漢軍開始后撤,唉及士兵士氣大振,一個個興奮地高喊著口號,加快腳步追擊。
“沖啊,殲滅他們!”
“保衛(wèi)祖國,驅(qū)逐入侵者!”
他們腦海中已經(jīng)開始幻想擊敗敵人后,受到國王嘉獎、百姓夾道歡迎的榮耀場景。
這種想象沖淡了他們的警惕,仿佛忘記了漢軍的威脅,全然不知自己正一步步走進對方設下的圈套。
“怎么總覺得有點不對勁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