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腳剛平定了北方的太平天國之亂,后腳兩廣地區(qū)又生禍端。
更嚴重的是,叛軍竟然攻克了省城,還誅殺了朝廷的重要大臣。
這顯然已經(jīng)超出了普通農(nóng)民起義、零星作亂的范疇。
一種強烈的不祥預感涌上心頭:難道十三年前“發(fā)匪”
造反的那一幕又要重現(xiàn)了嗎?
回想起過去十三年間朝廷經(jīng)歷的重重劫難,江山幾度搖搖欲墜的情景,她不禁為自己的兒子——同治皇帝深感憂慮。
一旁同樣參與垂簾聽政的東宮太后慈安,目睹慈禧這般失態(tài)的表現(xiàn),忍不住冷哼一聲,訓斥道:
“身為太后,理應具備相應的涵養(yǎng)與城府。
你這般遇事便形于顏色,豈不讓朝中大臣小覷?又如何讓大臣們安心效命?”
“姐姐教訓得對,是妹妹的錯!”
聽到慈安太后的指責,日后權勢熏天的慈禧太后竟不敢有絲毫反抗,只能低頭認錯。
然而,從她那狡黠的眼眸中閃過的一絲陰狠光芒可以看出,她內心其實并不服氣。
“你能知錯就好?!?/p>
慈安太后放緩語氣,轉頭對恭親王奕欣說道,“這里并無外人,你是我們自家人,肯定不會出去胡言亂語吧?你說是不是,恭親王?”
奕欣聞言冷汗直冒,連忙跪下答道:
“奴才什么都沒聽見,又怎敢妄加評論?”
“聽還是可以聽的,但有些事只能聽,不能說,這點分寸還得你自己把握?!?/p>
慈安太后語氣溫和,卻字字鏗鏘地叮囑道:
“你身為鐵帽子王,是先皇的親弟,這祖宗留下的基業(yè)也有你的一份。
凡事多思量思量,拿出個主意來,莫只當個傳聲筒,可明白了?”
慈安太后,作為咸豐帝駕崩后大清的實際掌權者,雖非同治皇帝的生母,卻憑借自身的手腕及咸豐帝的寵愛登上了正宮太后之位,其地位的正統(tǒng)性遠非慈禧可比。
這位年僅二十五歲的女性,以卓越的政治才能站在帝國權力的巔峰,通過垂簾聽政掌控著國家的命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