趙烈文的話讓曾國藩心中一震,隨即對曾國荃說道:“國荃,你去辦一件事!”
說完便在曾國荃耳邊低聲交代了一番。
曾國荃聽完后眼神中閃過一絲兇光,殺氣騰騰地點頭回應:“大哥放心,我一定把這件事處理妥當!”
說罷便離開大帳。
片刻之后,曾國荃秘密帶人行動,以各種借口逮捕了那些之前未曾為自己求情的人,并接管了他們的部隊。
曾國荃當日那番言辭,無疑是受曾國藩指使,意在試探湘軍諸將的態(tài)度。
那些對朝廷并非衷心之人,必然會站在曾國荃一邊為之求情,這便表明他們與湘軍同氣連枝。
而對朝廷較為忠心者,則會因曾國荃那番大逆不道之語而生反感,不僅不會為他求情,甚至巴不得他死。
這些人雖忠于朝廷,卻未必忠于湘軍。
因此,曾國藩斷然不能容忍他們的存在!清理掉軍中的異己后,整個湘軍上下再無忠于朝廷之人,留下的都是效忠于曾國藩、愿意追隨他成就大業(yè)的將士!
“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
此前作戰(zhàn)中,我軍裝備損失嚴重!”
“當日與那艘來歷不明的神秘軍艦交戰(zhàn)時,火炮的重要性顯露無遺。
因此,大帥,我認為應當加強與松江洋人的聯(lián)系,設法爭取洋人支持,并大量購入洋槍洋炮以充實軍備!”
除了清除異己,趙烈文還深刻認識到火器的重要性,因而建議曾國藩提升湘軍火力,以便日后行動更加順利地攻城略地。
對此提議,曾國藩極為重視,隨即派遣親信前往松江與洋人接洽。
……
占據天京地區(qū)的曾國藩正密謀反叛,南邊的林文也未閑著。
在佛城與粵城招募兵員后,漢軍規(guī)模擴充至一萬五千人。
短短三日內,竟有一萬兩千人踴躍報名參軍。
隨著洋人將本國商品低價傾銷至天朝,本地產品滯銷,眾多農民和手工業(yè)作坊相繼倒閉破產。
許多人失去生計,紛紛涌向粵城等通商口岸充當苦力,在碼頭打工。
這些人體格健壯,為了爭奪生意時常與其他人群發(fā)生械斗,紀律性與戰(zhàn)斗力均頗為出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