湘軍雖強,但其主力多為步兵,一旦進入北方平原,那里便是騎兵的天下!若以步兵對抗騎兵,簡直就是自取滅亡!于是,不少人又重新燃起了信心,認為此戰(zhàn)或許能夠取勝。
“嗯,你有這樣的決心就好。
本宮將調(diào)遣蒙古八旗騎兵南下勤王,屆時這些騎兵全部交由你指揮,切莫辜負本宮與皇帝的期望!”
“奴才領(lǐng)命!”
僧格林沁神情淡然地接受了慈安太后的旨意,他本就是蒙古人,對蒙古騎兵的特性了如指掌,也深信自己能夠駕馭這些草原上的勇者。
因此,對于這場戰(zhàn)役,僧格林沁內(nèi)心充滿了信心。
畢竟,正如其他在場大臣所想,騎兵在北方這片遼闊無垠的平原上,猶如一種強大的威懾力般的存在!他們面對步兵時占據(jù)絕對優(yōu)勢,即便兵力不如湘軍與淮軍的聯(lián)合部隊,也有機會取勝。
“除了僧格林沁親王統(tǒng)率的軍隊外,桂良,本宮命你指揮直隸與魯省兩地的兵馬,掌控大運河,切斷敵軍的后勤補給線,阻止其北進?!?/p>
慈安太后雖為南方女子,卻深知水運之便利,明白大運河是朝廷漕糧運輸?shù)闹匾ǖ馈?/p>
曾國藩的湘軍返程必然依賴大運河運送物資,尤其是糧食等關(guān)鍵補給。
所以,要遏制對方北上,最佳策略便是切斷大運河。
必要時,甚至可以炸毀河段,令敵方無法利用水路運輸。
一旦敵軍被迫轉(zhuǎn)為陸路運輸糧草,僧格林沁麾下的數(shù)萬鐵騎便能頻繁襲擊其糧草車隊。
只要焚毀湘軍的糧秣,無論曾國藩有多少兵力,也只能坐以待斃!
“此外,在淮北地區(qū)活動的捻軍,必要時可封他們?yōu)橥酰屗麄內(nèi)恐葡孳?。?/p>
慈安太后心中暗藏一計:招撫這支令朝廷頭痛不已的捻軍,讓他們充當朝廷的先鋒,削弱湘軍和淮軍的力量。
如此一來,既能爭取時間備戰(zhàn),又能同時削減兩股勢力的實力。
待朝廷的新軍訓(xùn)練完畢,便可乘勢一舉剿滅這兩支叛軍,徹底鏟除隱患!屆時,肅清北方的叛亂后,清軍即可揮師南下,消滅南方的另一股反叛力量。
提及南方的叛軍,慈安太后忽然想起一事。
不久前,閩浙地方官員上奏稱,此前被認為已在戰(zhàn)斗中陣亡的左宗棠及其楚軍,如今已率兵返回閩浙一帶。
由此看來,三河鎮(zhèn)之戰(zhàn)中,左宗棠雖敗,但并未全軍覆沒。
按照以往慣例,戰(zhàn)敗將領(lǐng)理應(yīng)受罰,然而當下朝廷正值用人之時,整個南方可倚仗的軍隊唯有左宗棠的楚軍。
于是,慈安太后決定免除對左宗棠的懲罰,并晉升其官職,命他率領(lǐng)楚軍進攻湘軍和淮軍的大本營,從后方拖住他們,延緩其進軍步伐,為朝廷爭取更多時間!
然而,慈安太后并不清楚,如今的楚軍早已與往日不可同日而語,而左宗棠也早已不再是清廷朝堂的一員!
剛攻克臨安的左宗棠,在接到朝廷的旨意后,一臉茫然。
這是什么情況?
我不過是想忽悠一下閩浙一帶的地方官員,讓他們乖乖開城投降,好讓楚軍兵不刃血地攻占這些城池。
怎么連朝廷都被糊弄住了?
而且,圣旨竟然還命我?guī)Пスゴ蛳孳姷拇蟊緺I?
難道他們真的不清楚我已經(jīng)歸順漢軍了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