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般而言,戰(zhàn)艦的航行速度是無法超越其設計最大航速的。
然而在緊急狀況下,通過一些非常規(guī)手段,戰(zhàn)艦的速度依然可以被進一步提升。
比如,增加鍋爐內(nèi)部的燃煤投入量,并利用鼓風機將空氣壓縮后送入爐膛,從而提升燃燒效率。
這些方法能夠讓戰(zhàn)艦突破原本的最大航速,達到更高的航行速度!
但通常這種操作只有在生死關頭才會使用,因為這會對艦船的動力系統(tǒng)造成極大的損耗!
眼下鷹醬人已經(jīng)顧不上后果了,逃命才是最重要的!
“想逃?沒那么容易!”
看到敵艦開始加速逃跑,鄧世昌冷笑一聲,立刻對輪機長下令:“不必考慮燃油消耗,全速前進,追擊敵艦!”
巡邏船在全力提速后,達到了27。6節(jié)的航速,這個速度已經(jīng)是它的極限,再也無法再提升了。
而致遠艦的動力尚未到頂,速度仍在不斷提升,最終達到了31。5節(jié)。
兩者的動力差距雖然有所縮小,但致遠艦依舊占據(jù)優(yōu)勢,因此那艘鷹醬巡邏船仍舊在不斷被拉近距離,毫無脫身可能。
“艦長,敵人追上來了!”
在鷹醬巡邏船上,當發(fā)現(xiàn)致遠艦不僅沒有被甩開,反而越追越近時,甲板上的幾十名士兵徹底失去了信心,士氣完全崩潰!
雙方實力懸殊太大。
他們的小船不到三百噸,對方卻超過一萬噸;他們僅有兩門76毫米輕型艦炮,而對方則裝備著九門305毫米重型主炮。
他們幾乎沒有裝甲防護,而對方則是重甲披身。
最令人絕望的是——連航速都不如對方!
這仗還怎么打?
打不過,跑不掉,剩下的選擇只剩兩個:要么投降,成為俘虜;
要么頑抗到底,最終被徹底擊沉,沒有第三條路可走!
鷹醬人本來更傾向于投降,畢竟活著才有希望,若執(zhí)意抵抗,那就是死路一條。
可是,還沒等他們做出決定,漢軍就已經(jīng)率先發(fā)動攻擊了!
“距離200米,艦首雙炮塔準備齊射!”
兩百米的距離,除非是瞎子開火,否則不可能打偏!
轟!轟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