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底誰才是真正的強國?
“進攻!”
眼見敵軍的炮兵已被消滅,白起立刻精神大振,再無顧慮,下令打開城門,準備率軍出城,在野外與敵人展開決戰(zhàn)。
畢竟,躲在城中是無法徹底擊潰敵人的。
“列陣,準備迎戰(zhàn)!”
看到漢軍從城內殺出,努維耶立刻下令,命法軍與越國的仆從軍迅速列陣應戰(zhàn)。
在他看來,對方不過三千人而已,居然敢舍棄城墻出城作戰(zhàn),簡直是自尋死路!
雖然高盧軍隊的炮兵損失慘重,戰(zhàn)場上也失去了火力支援,但憑借五六倍于敵的兵力優(yōu)勢,即便沒有炮兵,他們也有十足把握擊敗對手!
當然,考慮到漢軍火炮的威力,努維耶并不敢將法軍擺在最前線,而是把越國的仆從軍當作炮灰推到了前面,即使要承受炮火打擊,也是這些人先遭殃。
可這些仆從軍也不是傻子,剛才在一旁早已親眼目睹了漢軍炮火的破壞力,如今得知自己被安排在最前排,一個個頓時明白自己成了犧牲品。
于是,仆從軍們磨磨蹭蹭,不肯前進,甚至有人悄悄往后退,試圖逃走。
法軍費了好大勁才勉強將他們整頓好隊形。
看著這群幾乎等同烏合之眾的越國仆從軍,白起與三千漢軍將士心中無不鄙夷。
打仗勝負,并不總是看人數(shù)多寡,而是取決于精銳之多少。
真打起來,這幫越國軍隊能發(fā)揮多大的戰(zhàn)斗力,實在令人懷疑。
“鳴鼓,進軍!”
終于整好陣型,高盧軍隊隨即敲響進攻的戰(zhàn)鼓,催促越國仆從軍向前推進,向漢軍發(fā)起攻擊。
而法軍則在仆從軍后方,用槍口對準他們的背后,逼迫他們前行。
高盧人的意圖很明顯:利用這些越國人消耗漢軍的火藥,等到漢軍彈藥耗盡、開始重新裝填時,再發(fā)動真正的攻勢。
那樣一來,他們第一輪齊射就足以給漢軍造成重大傷亡。
當時西方列強的陸軍主力仍是線列步兵,這種部隊講究密集陣型,跟隨鼓點穩(wěn)步推進,進入射程后統(tǒng)一舉槍射擊,正是所謂的“排隊槍斃”戰(zhàn)術。
在線列步兵戰(zhàn)術上,高盧軍隊一直頗具實力。
他們的皇帝拿破侖三世極為崇拜其叔父拿破侖一世,正因他的堅持,高盧至今仍保留著數(shù)量最多的線列步兵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