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聽說你們抓到了左宗棠,他人在哪里?”
林文掃了一眼,戰(zhàn)俘數(shù)量實在太多,這個臨時營地恐怕快裝不下了!
“左宗棠在那邊,主公要見他嗎?”
“嗯,帶我去吧!”
對于左宗棠,林文早有耳聞。
與聲名狼藉的曾國藩、李鴻章不同,左宗棠素來清廉正直,名聲頗佳。
更重要的是,他曾為國家立下赫赫功勛,尤其是在列強環(huán)伺之時,抬棺上陣,收復西疆,保住了帝國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。
僅此一項,便足以稱其為民族英雄!
因此,林文對左宗棠興趣濃厚。
……
戰(zhàn)俘營中,左宗棠已被剝?nèi)タ?,與其他楚軍戰(zhàn)俘一樣被迫剪掉了頭上的辮子。
因為剪辮一事,許多楚軍士兵表現(xiàn)得驚恐不安,甚至有人抗拒并襲擊漢軍守衛(wèi)。
漢軍對此毫不手軟,立即把違抗命令或反抗者從人群中揪出,按情節(jié)輕重予以處理。
若只是不配合行動,則登記姓名,施以體罰或發(fā)配礦場充當苦力。
而那些試圖暴力反抗者,則直接被漢軍當眾槍決!
看著同伴倒地抽搐的尸體,其他楚軍戰(zhàn)俘頓時乖乖聽話。
他們終于明白,如今身為漢軍的階下囚,性命全掌握在對方手中。
若不遵從漢軍指令,確實可能丟掉性命。
與普通楚軍士兵不同,左宗棠自始至終未曾有過任何反抗。
即便被剪掉辮子,他也毫無異議,仿佛那辮子本就不存在一般!
左宗棠心中明白,對方剪掉他們的辮子,就是要讓他們與清廷徹底斷絕關(guān)系。
畢竟,在清廷眼中,留頭不留發(fā),留發(fā)不留頭!沒有辮子的人,即便漢軍放他們回去,清廷也不會接納。
一旦返回,他們必會被清軍及地方捕快、衙役視為叛徒,或交差請功,或直接處斬!
對于那些無法返回的人來說,他們面前僅剩的一條路便是站在漢軍這一邊。
要么選擇加入漢軍,為他們效力,共同抵御清軍;要么就在漢軍的統(tǒng)治下做一個普通百姓,留起長發(fā),等待將來清軍到來時剃發(fā)改投清軍。
不過,無論做出哪種選擇,在短時間內(nèi)他們都無法回到原來的陣營,畢竟頭發(fā)不可能一夜之間就長得出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