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大家也沒怎么罵糜家。
畢竟糜東死了,如今城內(nèi)人真是憐愛他的時候,因此只罵糜夫人不賢,毀了糜家三代。
這些謾罵,天天都被報到糜夫人耳里。
糜夫人真的想學秦家、康家,沖去糜東靈堂,喊上一句:你們罵個屁,事情全是糜東吩咐我做的,我最無辜!
我還不賢?
我還毀了糜家三代?
呵,血脈是糜家的,孩子也是糜家教的,教不好,怪我頭上?
糜夫人如今時刻處在‘掀桌不干與為了兒孫們?nèi)倘獭募ち医惶嬷小?/p>
糜東的喪事沒有大辦,一切從簡,因此只停靈三天就抬去太周府外的太周書院墓園下葬。
應(yīng)子林沒有搶糜東的風頭,是等糜東下葬三天后,才公布給瑢先生辦大祭的日子。
冬月初三,一個很合適的日子。
祭拜日子定下后,應(yīng)子林就在應(yīng)叔祖、崔山長的幫扶下,帶著太周書院的師生,主辦大祭事宜。
事情繁瑣,沒一步都按古禮來,應(yīng)子林一夜夜的熬,雖然瘦得厲害,卻沒病倒。
周融倒是病了一場,卻很快把身體養(yǎng)好,在冬月初三那天,與應(yīng)子林、小白、林睦家等人一起領(lǐng)祭。
這,很不合古禮,領(lǐng)祭者應(yīng)當由應(yīng)叔祖、崔山長、或者文昌侯世子等人物來做。
可經(jīng)過崔太夫人、崔山長他們的商議后,還是決定,讓年輕人來,崔太夫人的原話是:“青黃不接之苦,老身嘗過了,所以深知傳承的重要,這回的大事兒就交給年輕人來辦吧。”
太宗陛下時期,給了女驕子們養(yǎng)護衛(wèi)、可帶領(lǐng)兵帶武器殺入別人家里救護女眷的權(quán)力。
可如今,崔太夫人是滿天下的尋,也就尋到一個秦家女。
余下的所謂的名門閨秀,都不過是一群漂亮的貍奴。
所以在城門口那天,她看見各家女眷來捐資,才會感慨落淚。
可還不夠!
她兒時所想象的,是所有女驕子的所有女護衛(wèi),能夠徹底蛻變成女軍。
嗚嗚嗚—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