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97年6月3日,星期二,陰轉小雨。
路遠站在省委組織部七樓走廊盡頭的窗前,白襯衫袖口沾著剛蹭到的墻灰。
他掏出皺巴巴的紙巾用力擦拭,卻把那道灰痕抹得更開了。
二十三歲的他,在這棟建于五十年代的蘇式大樓里,連呼吸都帶著小心翼翼的節(jié)奏。
小路!材料送過去了沒有?
干部教育處副處長王志東的嗓門穿透半個走廊。
馬上就去,王處!
路遠小跑著回到辦公室,抓起桌上那疊還帶著打印機余溫的文件。
封面上全省青年干部培訓班實施方案幾個宋體字格外醒目,右下角標注著二字,讓他每次觸碰都下意識地放輕動作。
這是路遠借調到省委組織部的第十七天。
作為省委黨校去年入職的應屆畢業(yè)生,他本該是黨校一名小小的助教,享受一年接近四個月假期的甜蜜生活,卻因為一篇發(fā)表在《黨建研究》上的文章被組織部常務副部長周明康注意到。
借調手續(xù)辦得飛快,快到他那個在縣城中學當教導主任的父親連夜打來電話,聲音里帶著他從未聽過的顫抖,
記住,多看多學少說話。
電梯下行時,路遠對著金屬門整理領口。
鏡面映出一張還帶著學生氣的臉,單眼皮,鼻梁挺直,下頜線條像是用尺子比著畫出來的。
唯一不合時宜的是左頰那道若隱若現(xiàn)的酒窩,讓這張本該嚴肅的臉總帶著幾分稚氣。
的一聲,三樓到了。
走廊盡頭那扇深褐色的實木門上掛著常務副部長辦公室的銅牌,路遠在門前站定,深吸一口氣,指關節(jié)剛要落下,門卻突然從里面打開。
你就是新來的借調生?
五十歲出頭的周明康端著茶杯開門。
沒等回答,他已經轉身往屋里走,
進來吧,把門帶上。
辦公室比路遠想象中簡樸。
褪色的紅木辦公桌,皮面剝落的轉椅,唯一顯眼的是占據整面墻的書柜,里面整齊排列著各種版本的黨刊文件和理論著作。
窗臺上擺著盆半死不活的綠蘿,蔫頭耷腦地垂在省直機關運動會頒發(fā)的獎杯旁邊。
材料我看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