臨淵城廢宅古井中的蟄伏與“追憶”,讓林曦的魂體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鞏固與升華。他不再僅僅是一個修復傷體的幽靈,更像是一位整裝待發(fā)的探險家,懷揣著由無數(shù)記憶碎片整合而成的“內在圖譜”和愈發(fā)神秘的“奇點”,準備重新探索這個看似平凡卻可能暗藏玄機的人間世界。凡爾納筆下那些基于科學推演的大膽冒險,此刻激勵著他將目光投向了更深處——不僅是城池的隱秘角落,更是其賴以立足的、厚重土地之下的未知領域。
井中女鬼的殘魂日益凝實,怨氣漸消,對林曦已頗為依賴,甚至能模糊地傳遞一些關于此宅舊事及臨淵城傳聞的片段信息。從她斷斷續(xù)續(xù)的意念中,林曦得知,這口井并非普通水井,而是當年建宅時,一位云游方士指點所掘,據(jù)說連通著地底陰脈,有匯聚地氣、福澤后人之效。然而宅院敗落,此井也漸被遺忘。女鬼還提及,幼時曾聽家中老仆酒后胡言,說臨淵城地下有“龍脈”蜿蜒,更有前朝甚至更早的古墓秘道縱橫,只是入口難尋,且多兇險怪異,常人不敢深入。
這些信息,如同凡爾納小說中偶然得到的藏寶圖或古老手稿,點燃了林曦的好奇心與探索欲。他修復魂體需要更精純的陰性能量,了解此界奧秘需要更多線索,而“奇點”對特殊能量和信息的渴望也從未停止。這地底世界,無疑是一個極具吸引力的目標。
他決定進行一次“地心游記”。
準備工作悄然開始。他首先需要一副能在地底復雜環(huán)境中自由行動且不引人注目的“軀殼”?;牦w雖可穿墻遁地,但在地脈紊亂、可能存在未知禁制的地下,純粹魂體狀態(tài)風險較高,且不易進行精細操作。他回想起在萬象樓做記錄員時,曾翻閱過一些關于“傀儡術”和“能量擬態(tài)”的殘卷,雖不精通,但基本原理尚存于心。
利用廢宅中殘存的些許金屬構件(如銹蝕的門環(huán)、廢棄的燭臺)以及井底陰氣凝聚的“玄陰石”,林曦以魂力為火,以“奇點”的混沌演化為引,開始嘗試煉制一具簡易的“探勘傀儡”。過程并非一帆風順,幾次能量失控險些毀掉材料,但憑借對能量流動的精確感知和“奇點”的調和能力,數(shù)日后,一具僅有尺許高、由暗色金屬與陰石構成、形態(tài)粗糙卻關節(jié)靈活的小巧傀儡終于成型。林曦分出一縷主意識入駐其中,這具傀儡便成了他探索地下的“先鋒號”。
月黑風高之夜,林曦的主魂體留在井底繼續(xù)溫養(yǎng),操控著“先鋒號”傀儡,沿著古井內壁向下潛行。井壁濕滑,長滿青苔,向下數(shù)十丈后,井水早已干涸,取而代之的是愈發(fā)濃郁的陰冷地氣??苎壑械木ㄓ伞捌纥c”能量灌注)散發(fā)出微光,照亮了下方幽深的通道。
果然,井底并非實土,而是一個被碎石半掩的、傾斜向下的天然溶洞入口!凡爾納式的探險就此展開!
操控傀儡進入溶洞,眼前景象豁然開朗。通道起初狹窄曲折,布滿了鐘乳石和石筍,空氣中彌漫著泥土和礦物的氣息。但隨著深入,通道逐漸變得規(guī)整,巖壁上開始出現(xiàn)人工開鑿的痕跡!甚至有一些模糊的壁畫殘存,描繪著祭祀、狩獵等場景,風格古樸神秘,絕非本朝所有。
林曦謹慎前行,記錄著沿途所見。他發(fā)現(xiàn)了不止一條岔路,有些通往地下暗河,水聲潺潺;有些則被坍塌的巨石封死,似經(jīng)歷過大變故。他選擇了一條地氣最為濃郁、且有人工痕跡的主干道繼續(xù)深入。
約莫下行數(shù)百丈,地勢陡然開闊,一個巨大的地下空間呈現(xiàn)在“眼前”!空間頂部鑲嵌著些許能發(fā)出微弱磷光的礦石,如同夜空中的星辰,提供著朦朧的光亮。下方,竟是一片規(guī)模宏大的地下建筑群遺跡!斷壁殘垣蔓延至視野盡頭,風格與地上臨淵城迥異,更顯古老蒼涼。巨大的石柱支撐著穹頂,街道格局依稀可辨,中心甚至有一座半塌的金字塔形建筑!
“一座……地下古城!”林曦心中震撼。這絕非普通的前朝古墓,而是一個完整的、被埋沒的文明遺址!其規(guī)模和技術水平,遠超地上那個封建王朝的認知。
他操控傀儡小心翼翼地進入遺跡。街道由巨大的石板鋪就,縫隙間長著發(fā)光的菌類。兩側建筑多為石質,門廊窗欞的雕刻雖已風化,但仍能看出精湛的工藝和獨特的審美,有些圖案竟與星宿、異獸相關,透著一絲修真文明的氣息,卻又與蒼梧界截然不同。
“奇點”在此地異?;钴S,傳遞出強烈的興奮感,仿佛回到了“家”一般。它指引著林曦向城市中心那座金字塔建筑走去。
金字塔保存相對完好,由一種黑色的、非金非石的材質建成,觸手冰涼。底部有一道敞開的拱門,內部幽深。傀儡步入其中,發(fā)現(xiàn)內部并非墓室,而是一個空曠的環(huán)形大殿!大殿中央,有一個類似祭壇的石臺,石臺上方懸浮著一顆拳頭大小、散發(fā)著柔和白光的晶球!晶球內部,有無數(shù)光點如同星云般緩緩流轉!
“能量核心?!”林曦一驚。這晶球散發(fā)出的能量波動,精純而龐大,雖與靈氣、陰氣有所不同,卻更接近某種本源之力!而且,這能量場維持著整個地下空間的穩(wěn)定,隔絕了上方土地的壓迫。
更令他驚訝的是,祭壇四周的墻壁上,刻滿了密密麻麻的符文和圖案!這些符文并非此界文字,但林曦的通言印和“奇點”同時產(chǎn)生了反應,開始緩慢地解析其含義!
解析出的信息碎片,逐漸拼湊出一個驚人的故事:這座名為“淵墟”的地下城,屬于一個名為“星晷族”的遠古文明。他們并非此界原住民,而是來自天外的逃亡者!他們的故鄉(xiāng)毀于一場星際災難,乘坐最后的方舟降臨此界,隱居地下,試圖重建文明。他們精通星辰之力與大地脈動,這座金字塔便是他們溝通天地、汲取能量的中樞。晶球即是“星晷核心”,維系著結界。壁畫記載了他們的歷史、科技(一種基于符文和能量的技術)以及最終的衰落——似乎并非因為內亂或外敵,而是源于一種來自地底更深處的、無法理解的“虛無”侵蝕!最終,星晷族耗盡了力量,結界收縮,大部分城區(qū)被放棄,文明湮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