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誒!”女工們激動萬分,立馬安靜下來。
小工頭們是清點自己工場的女工人數(shù)。
完事后,是按照順序,一批次一批次的去倉庫大院,開始排隊領年禮。
新染料作坊的,再加上新紅燭作坊的,有快二百名女工,將近二百份的年禮,還要發(fā)工錢,是折騰一個多時辰,到下午未時末刻,才算發(fā)完。
鐺鐺鐺!
“小東家說了,你們這就家去吧,莫要在外逗留太久,免得遇上惡人,被惡人搶了銀錢!結伴回家,莫要獨自一人回去!”徐大娘重復喊著,給女工們提著醒。
“誒,徐管事讓小東家放心著,我們村里都有人來接呢!”
“成,排隊出作坊吧!”徐大娘喊……管事還真不是好當?shù)?,不說要會管理人,還得有一副好嗓子。
“誒誒誒!”女工們歡喜應著,提著年禮,排隊出新作坊。
新大街街口外圍,已經(jīng)站了一圈圈的人,都是各村來接女工家去的。
“誒喲,出來了出來了!”
“手上都提著東西呢,有一條肉,瞧著起碼三斤!”
鐺鐺鐺!
“都別動、別推擠,免得推傷別人!再耐心等等,等女工出來后,各村就能借回去了!”周家村接女工最有經(jīng)驗,因此敲鑼喊話。
女工們也瞧見街頭的動靜,疾步趕過來,見到自家人后,立馬提起手里的年禮,道:“孩他爹,東家給發(fā)了三斤肉、三斤白面、還有三包糖,咱家過年的糖肉面都不用買了!”
“那不成,今年咱家賺錢了,得多買點肉面過個肥年!”她男人應和著,卻不敢擠過去,而是等她出來后,才過來接走她手里的年禮,還說:“買了整整三份炸素丸子,咱家今晚吃頓油水足的。”
雖然是素丸子,卻是實打實用葷油炸出來了,再加上半顆菘菜進去燉煮,就是油水足又噴香的一餐!
“大娃娘,我們在這里?!”曹楊氏的婆婆喊著,手里緊緊拽著大娃。
而大娃身上穿著厚實暖和的新棉襖。
這新棉襖是冬月初時,秦家作坊給女工發(fā)的冬衣,整整兩身呢。
曹楊氏家里窮,是把兩身襖子都拆了,混上舊棉,做了五件襖子出來,今年一家五口,是都穿上了暖和的棉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