沈知微站在窗邊,手里還握著那支斷簪腳的銀釵。她沒回頭,只將銀釵輕輕放在案上。
“還有誰附議?”
“戶部侍郎、工部尚書、三位御史,共七人聯(lián)名?!?/p>
她點(diǎn)頭,指尖撫過銀釵邊緣。這東西磨得光滑,不知被多少人攥過,又放下。
她閉眼,心鏡啟動(dòng)。
目標(biāo):禮部尚書。
三秒靜默——
【女子若能做官,我兒如何承蔭?這天下豈不亂了綱常!】
她睜眼,目光落在案上的奏折上。
不是為了禮法,是為了位置。
她提筆寫了一道請旨,字跡平穩(wěn)。請陛下召集群臣于宣政殿偏廳,設(shè)策問對辯之議。主題就寫“女子可否參政理國”。三名女學(xué)生列席應(yīng)答,當(dāng)場答辯。
裴硯批了“準(zhǔn)”。
次日辰時(shí),偏廳聚滿朝臣。
七名官員立于階下,禮部尚書出列,捧笏板高聲道:“皇后此舉,動(dòng)搖國本!女子主內(nèi),理家便是盡責(zé),何須涉政?《女誡》有言,貞靜自守,方為婦德。今令其入學(xué)考功名,是為牝雞司晨,必致亂象!”
戶部侍郎緊接其后:“寒門男子苦讀十載尚難登科,若再添女子,官位更擠。朝廷選才,豈能如此輕率?”
工部尚書也道:“女子心思細(xì)碎,不通大政??v有些許才學(xué),也不過記賬算糧,豈堪治民?”
老御史白須抖動(dòng),聲音尖利:“皇后以一己之仁,壞百年規(guī)矩!此令若行,世家體面何存?綱常倫理何在?”
群臣附和,聲浪如潮。
沈知微坐在側(cè)席,未穿鳳袍,只著素青長裙。她不動(dòng),也不語。
心鏡再度啟動(dòng)。
目標(biāo):戶部侍郎。
三秒靜默——
【我家侄女考不上秀才,若女子也能選官,豈不是多出幾十個(gè)對手?】
她垂眸,換下一個(gè)。
目標(biāo):工部尚書。
三秒靜默——
【鹽鐵專營歷來由姻親把持,女人若懂算賬,遲早查到我頭上?!?/p>
她抬眼,看向裴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