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又另寫一道詔令,命將此諭謄抄百份,發(fā)往各州府衙門公示。
沈知微走進來時,正看見他加蓋玉璽的動作。她停在幾步之外,等他抬眼。
“你還想加什么?”他問。
“立碑?!彼f,“每所醫(yī)館門前,立一塊石碑,刻上九個字——‘病有所醫(yī),老有所養(yǎng),幼有所護’。”
裴硯頓了一下,隨即點頭:“該有這么一句話?!?/p>
“你寫首句,剩下的由翰林院謄錄。”
他沒推辭,取過一張宣紙,揮毫寫下“病有所醫(yī)”四個大字。筆力沉穩(wěn),墨跡如刀刻入紙中。
外面?zhèn)鱽眈R蹄聲。一名驛卒飛奔入宮,跪在殿外,雙手呈上一封火漆密函。是河北急報:當(dāng)?shù)匾堰x定醫(yī)館地址,招募醫(yī)師兩名,第一批藥材三日內(nèi)便可運達。
沈知微接過文書看了看,遞給裴硯。
他看完,嘴角微動:“比預(yù)計快了五天。”
“因為他們知道,這次不一樣?!彼f,“以前官府說的事,常常不了了之。可這次,詔書到了,銀子到了,人也到了。”
裴硯看著她,忽然道:“你為何如此篤定百姓會信?”
她靜了一瞬,才開口:“因為我也是從最底層走過來的。我知道他們怕什么,也知道他們盼什么。只要做一件實實在在的事,他們就會記住?!?/p>
殿內(nèi)安靜下來。窗外陽光斜照進來,落在御案一角。玉璽還擺在那兒,印泥未干。
又一匹驛馬沖進宮門,揚起一陣塵土。這次是江南來的消息:已有七個縣完成醫(yī)館選址,百姓自發(fā)幫忙清理地基,甚至有人捐出自家閑置的房舍。
沈知微走到窗前,望著那一騎遠(yuǎn)去的背影。更多的馬正在整裝待發(fā),背上都綁著卷好的詔書。她知道,這些紙張會被帶到山間、河邊、小鎮(zhèn)的集市上,貼在城門口,讀給不識字的人聽。
仁政不是一句空話。它要靠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。
裴硯走到她身后,沒有說話,只是靜靜站著。過了很久,他低聲說:“你說要造槳,現(xiàn)在舟已在水上。”
她回頭看了他一眼:“可風(fēng)浪還在。”
就在這時,一名內(nèi)侍匆匆進來,臉色發(fā)緊:“娘娘,京郊善堂那邊……出事了?!?/p>
“什么事?”
“孫記藥行的人鬧事,說我們賣的低價藥材摻了雜質(zhì),砸了攤子,還打傷了一名老醫(yī)師?!?/p>
沈知微眉頭一皺,還沒開口,腦中突然響起冰冷的機械音:
“只要再漲三成,他們就得低頭?!?/p>
三息即逝,聲音消失。
她閉了閉眼,再睜開時已有了主意。
“去告訴善堂管事,把今日售出的所有藥材封存留樣,明日請?zhí)t(yī)院當(dāng)眾檢驗?!彼f,“另外,讓皇家商會準(zhǔn)備五百石藥材,后天全部放出,價格壓到市價一半?!?/p>
內(nèi)侍愣住:“這……會不會虧太多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