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風拂過宮墻,百姓的歡呼聲還未散去。沈知微站在太極殿前的高臺上,手中握著玉杖,目光掃過廣場上整齊排列的各國使臣。
今日是萬邦來朝的大典。
北狄使者身披獸皮金袍,腳步沉穩(wěn)地走上丹墀。他抬頭看了一眼殿頂飛檐,眼中閃過一絲冷意。南詔使者緊隨其后,神情恭敬,卻在袖中悄悄打量四周守衛(wèi)的分布。
沈知微不動聲色,心中默念:“心鏡系統(tǒng),啟用?!?/p>
機械音在腦中響起:“使用次數(shù)+1,冷卻開始計時?!?/p>
她目光落在北狄使者身上。三秒內(nèi)心浮現(xiàn)——“若非戰(zhàn)敗,豈肯低頭?待我探清虛實,再圖后計?!?/p>
她收回視線,嘴角微動,卻沒有說話。
禮官高聲唱喏:“北狄、南詔、倭國、吐蕃等十七國使臣,覲見大周天子!”
裴硯端坐龍椅,玄色龍袍襯得他身形挺拔。他抬手示意,聲音低沉而有力:“準?!?/p>
北狄使者上前一步,雙手捧出一卷紅布包裹之物?!拔抑骶传I汗血寶馬十匹,愿與大周永結盟好?!?/p>
南詔使者也立刻跟上,“我國王親選翡翠屏風一架,千里迢迢送至京師,以表誠心?!?/p>
沈知微輕輕點頭,命內(nèi)侍將馬匹牽入側庭,又讓人將屏風安置于殿外陳列處。
她開口道:“此非貢品,乃友邦饋贈。大周不重珍寶,唯重信義。諸國若能守約互市,便是天下太平之基?!?/p>
北狄使者眉頭一皺,似有不滿。
沈知微轉身,向身后太監(jiān)示意。一幅巨圖緩緩展開,懸于太極殿正門前。
“此為‘萬國圖’,由本宮親自督制?!彼龍?zhí)玉杖指向圖中,“凡通商、遣使、互學之國,皆列其中。北至雪原,南抵海島,東達海濱,西越荒漠,皆可共存共榮?!?/p>
玉杖劃過北狄疆域,圖中標注“盟約之邦”四字清晰可見。南詔之地亦有同樣字樣。
北狄使者瞳孔微縮。他本以為此行只是形式稱臣,未料對方竟已將兩國關系定性為附屬盟邦。更讓他震驚的是,圖中竟連他們邊境三座新建軍堡的位置都標注無誤。
沈知微沒有看他,繼續(xù)說道:“大周不以強凌弱,但也不容欺瞞。若有背約者,商路即斷,盟書作廢?!?/p>
裴硯站起身,走到她身邊。兩人并肩而立,俯視群臣與使節(jié)。
“自朕登基以來,平內(nèi)亂,定邊疆,興新政,安百姓?!彼穆曇魝鞅槿珗觯叭缃癜贅I(yè)俱興,四夷賓服。這不是朕一人之功,而是皇后與朕同心協(xié)力,上下齊心所致?!?/p>
他說完,牽起沈知微的手。
百官跪拜,使臣們面面相覷。北狄使者咬了咬牙,終于雙膝落地,行了三跪九叩之禮。南詔使者緊隨其后,額頭觸地,聲音顫抖:“愿永奉天朝為尊。”
鼓樂齊鳴,彩旗翻飛。宮外百姓舉著布幡高喊:“盛世太平!”“萬邦來朝!”
孩童們拍手唱道:“東有倭船退,西有胡馬歸,南詔學禮儀,北狄獻良駒?!?/p>
宴席設于太極殿外廣場。長桌擺滿佳肴,各國使臣按位就座。沈知微坐在主位右側,裴硯左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