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可是……這些人里有我們的眼線?!?/p>
“現(xiàn)在他們是商人。”她淡淡道,“讓他們‘偶然’聽說北狄新王暴斃的消息,再帶回西域?!?/p>
女官明白了,低頭退下。
當天夜里,京城多處暗樁同時傳出密信,內(nèi)容一致:“北狄新王已于前線暴斃,諸王子爭位,血洗王帳?!?/p>
七日后,邊關(guān)急報:北狄東部可汗自立為王,西部部落拒調(diào)兵馬,中部糧道被斷,新王被迫率軍回撤平叛。伐周聯(lián)盟瓦解,各部退回草原。
沈知微站在沙盤前,看著代表北狄的黑旗被一一撤下。她伸手,將一面紅旗插在東海島嶼上。
女官走進來,低聲說:“裴硯傳信,東瀛天皇已簽署永不犯境盟約,愿意年年進貢,歲歲稱臣。”
她點頭:“讓他把盟書刻在石碑上,立于京都街頭。讓所有百姓都看到?!?/p>
“還有……裴大人問,是否要繼續(xù)推進,攻占其余島嶼?”
她沉默片刻,搖頭:“不必。殺一人而止戰(zhàn),是威;屠一國而貪功,是暴。他懂的?!?/p>
女官退出后,殿內(nèi)只剩她一人。燭火跳了跳,她走到案前,翻開一本冊子。那是各地科舉報名的匯總,寒門子弟數(shù)量比去年多了三倍。她手指滑過一行名字,停了一下,合上冊子。
窗外傳來更鼓聲。二更。
她起身,走向?qū)嫷罘较?。路過影壁時,聽見兩名宮女低聲交談。
“聽說東瀛那邊全亂了,連飯都吃不上?!?/p>
“活該!誰讓他們打仗?!?/p>
她腳步?jīng)]停,唇角微動。
次日清晨,乾元殿議事廳。
幾名重臣列席,神色凝重。兵部尚書開口:“北狄雖退,但隱患未除。是否趁其內(nèi)亂,派兵北上,一舉收復失地?”
沈知微坐在主位,沒答話。她啟用心鏡系統(tǒng),掃視一圈。
一名老臣心中閃過:“若此時出兵,我族子弟可掌邊軍要職。”
另一人想:“戰(zhàn)事一起,糧價必漲,家中囤米能翻三倍?!?/p>
她收回視線,端起茶盞吹了口氣:“誰主張出兵?”
工部侍郎起身:“臣以為,機不可失。北狄分裂,正是天賜良機?!?/p>
她放下茶盞,聲音不高:“那你可知,打一場仗,要死多少人?”
“這……自然會有犧牲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