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門港,三家海盜的船隊,被官軍船隊圍住之后,喊話招降。
有些海盜不相信朝廷,想要乘坐小船溜走,但無一例外,都被官軍的大船撞翻。胡宗憲下令之后,官軍箭矢火槍齊射,將一個個翻船落水的倭寇統(tǒng)統(tǒng)射殺。
這就是胡宗憲的態(tài)度,他可以招降這些倭寇,給他們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,同時充實自己的戰(zhàn)力。但胡宗憲的容忍度是很低的,他要的只有那些膽小、順從的倭寇俘虜。
稍稍膽大一些,拒不投降的倭寇,就被胡宗憲視為“野性難訓(xùn)”,予以射殺。
胡宗憲殺徐海,大約也是出于這方面的原因。留下徐海固然可以多一個大將,但徐海的心思未定,降而復(fù)叛的可能性很大,一旦徐海再叛,皇帝的問責(zé),御史臺的彈劾,是胡宗憲絕對招架不住的。
經(jīng)過一段時間的對峙之后,終于有海盜開始聽從官軍的命令,拋下武器,雙手抱頭跪在甲板上投降。
主要是海盜們的重要人物都在金門島,死的死降的降,留守港口的海盜,絕大部分都是沒有資格參加三家聚會的,其地位之低可想而知,現(xiàn)在他們正處于群“龍”無首的狀態(tài)下,聽聞首領(lǐng)都已經(jīng)伏誅的消息,當(dāng)然就失去了對抗朝廷的勇氣。
足足折騰了一個多時辰,這次大規(guī)模招降終于落下帷幕,胡宗憲抓了幾千名倭寇俘虜。
擊殺三個倭寇總首領(lǐng),擒獲倭寇精銳數(shù)千人,這份功勞相當(dāng)之大,胡宗憲也是志得意滿,撚須微笑,接受滿船將領(lǐng)們的恭維和慶賀。
忽然,有一名親兵小跑過來,對胡宗憲低聲說了句什么。
胡宗憲臉色微微一沉,點頭說道:“帶她過來。”
不一會兒,幾名明軍兵士帶著一個美貌婦人,來到了胡宗憲的旗艦大船之上。
白曉文認了出來,這個婦人就是他見過一次的王翠翹。
王翠翹臉色有些蒼白,躬身向胡宗憲行禮:“總督大人,怎不見我家夫君?妾身在船上,聽官軍喊話說,賊酋三人已經(jīng)盡數(shù)伏誅……敢問總督大人,我夫君徐海何在?”
胡宗憲咳嗽了一聲,沒有答話。
一個名叫盧鏜的明軍武將冷喝道:“徐海賊心不死,已然伏誅?!?/p>
王翠翹驚得呆住了。
胡宗憲溫和說道:“王翠翹,你本身是嘉興人氏,雖然流落教坊,但也是我大明子民。徐海是大逆不道的倭寇,強行把你擄掠過去,你又何必對他死心塌地?”
王翠翹嘴唇?jīng)]有一絲血色:“……求總督大人,允許妾身收殮徐海的尸首。妾身萬念俱灰,只求終老于青燈古佛之下?!?/p>
“徐海的首級要運抵京師報捷,這種巨寇手上不知有多少人命,暴尸荒野都不足以泄民憤,任何人都不準(zhǔn)為他入殮!”胡宗憲哼了一聲,看到王翠翹面無血色,語氣轉(zhuǎn)為柔和,道,“你也不用懼怕,本官知你未曾作惡,不會受到徐海的株連,我保你后半生無憂?!?/p>
胡宗憲對著一邊招招手,一個秀才模樣的中年人走了過來,對著胡宗憲行禮道:“拜見督公大人。”
“羅……羅先生?”王翠翹訝然道。
那人正是和白曉文打過交道的秀才羅龍文,他此時已經(jīng)換掉了一身破爛的長衫,渾身上下整簇一新,從一個落魄海盜搖身一變,變成了衣冠楚楚的士子。
胡宗憲笑道:“王姑娘,你和羅龍文本是舊相識,早年他窮困潦倒,你尚在閨中就資助他進學(xué)考試,這一番緣分不淺啊。只可惜天有不測風(fēng)云,你父獲罪,連累你一同流落風(fēng)塵。后來徐海打破城池,將你擄去,正是禍不單行,
不僅有天災(zāi),更有人禍!”胡宗憲就跟一個說書先生一樣,饒舌說了一大串,頓了頓又繼續(xù)說道,“有道是‘易求無價寶,難得有情郎’。羅龍文考中秀才之后,聽聞你被徐海掠走,卻是放棄了功名前程,主動找到了本官,愿做一個師爺。后來我和文長先生制定了臥底倭寇,伺機離間的計策,羅龍文更是不顧安危,主動請纓,加入徐海麾下,就是為了尋你啊?!?/p>
滿船的人,聽了這一番曲折之后,都是感慨萬千。有人贊羅秀才情深義重,也有人嘆羅、王二人好事多磨,當(dāng)然眾人揣摩胡宗憲的話中之意,還是痛罵徐海的最多。
可不是嘛,如果沒有徐海橫插一杠子,羅龍文繼續(xù)趕考,高中舉人甚至進士之后衣錦還鄉(xiāng),再從青樓中接回已成杭州名妓的王翠翹,豈不是皆大歡喜的結(jié)局?
當(dāng)然現(xiàn)在的結(jié)局也不差,羅龍文立下了不小的功勛,有了胡宗憲這個直浙總督做后盾,再去科考,金榜題名就容易了很多,同樣也有嬌妻美眷。而且他和王翠翹的故事多了徐海這么一個反派之后,更是可以寫成戲劇話本,流傳千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