聽到逢紀(jì)這話,李淑儀不干了:
“喂,不準(zhǔn)帶兵器還不夠,還要讓我們和主公分離,你是什么居心?三公子坐擁大軍,難道連這點膽量都沒有嗎?”
看到白曉文的部將反對,逢紀(jì)的心中反倒鎮(zhèn)定了許多。他嘿嘿一笑:“主帳乃是兩位公子飲宴之地,陪同者要么是董尚書這樣的朝廷貴卿,要么是一州別駕級別的大員,并無兩位將軍的座位。偏帳之中,才是武將聚集之地?!?/p>
李淑儀說道:“我二人負(fù)責(zé)保護(hù)主公和董尚書的安全,不可暫離。”
白曉文擺手說道:“算了!我奉詔而來,這十萬大軍是我自家軍隊,又不是什么龍?zhí)痘⒀ǎ趺纯赡軅?三弟,你說是不是啊?”
袁尚還能說什么,只有臉色復(fù)雜地點點頭。
白曉文吩咐李淑儀和韓旭:“你們二人自去,與父親從前舊部飲宴,不可造次?!?/p>
吩咐已定,白曉文灑然一笑,昂然直入中軍主帳。
蔣義渠等將領(lǐng),看到白曉文的坦率,再看看袁尚、逢紀(jì)潛身縮首,那副蠅營狗茍之氣,對比著實明顯。
蔣義渠輕聲嘆道:“君子坦蕩蕩,小人長戚戚,古人誠不欺我?!?/p>
旁邊親衛(wèi)趕緊勸道:“將軍慎言啊,莫要被三公子和逢紀(jì)軍師聽到。”
……
李淑儀和韓旭到了偏帳,果然見到了官渡眾將,如張郃、高覽、韓猛、田豫、李植等等,余下的不記姓名的還有數(shù)十員偏裨將軍。
當(dāng)下眾人聚坐,酒過三巡。
眾將官在席間談文論武,對于官渡之?dāng)?,大多緘默不提,言語之間,都集中在了袁熙襲取許都的事情上來。畢竟這是和曹軍對壘以來,唯一一場令人稱道的勝利。
李淑儀和韓旭都是親身經(jīng)歷,說起襲破許都,攜天子北返的事跡,聽得不少武將都出了神。
在說到孟津遇伏擊,白曉文反而大破鐘繇之后,帳中眾將更是驚嘆不已。
張郃本來就是一個胸有韜略的武將,他感嘆了一聲:“千里奔襲,摧敵首府,迎歸天子百官,還能轉(zhuǎn)戰(zhàn)千里,迂回數(shù)州……二公子之才,張郃拜服!”
李淑儀說道:“張將軍,二公子已經(jīng)被當(dāng)今天子拜為大司馬,不可再用公子稱謂了?!?/p>
張郃奇道:“當(dāng)真?”
李淑儀也很奇怪:“你不知道?”
這就是古代消息的閉塞所致。放在信息時代,張郃只要刷刷微博,就能知道白曉文的最新消息。他和官渡眾將,也不至于被袁尚、逢紀(jì)刻意蒙蔽。
董昭在大軍陣前宣詔,袁尚刻意沒讓官渡眾將一起迎接,就是這一緣故。
看到張郃茫然搖頭,李淑儀嘆道:“果然是這樣!袁尚早已得知了這一消息,但他存有異心,瞞過了各位。不知你們可曾見過沮監(jiān)軍?”
張郃搖頭道:“官渡失散之后,未曾見過沮授大人的行蹤,聽說他被曹操所擒。”
李淑儀搖頭說道:“不,據(jù)可靠消息,沮授大人就被囚于黎陽大營中。”
“這不可能吧?”張郃等眾將都頗感震驚。
李淑儀說道:“袁尚假傳老主公遺命,想要篡奪繼承,但沮授大人不同意,所以被囚禁了起來。”
張郃、高覽兩將,在官渡大戰(zhàn)時,被郭圖誣陷,險些被袁紹砍頭,幸好有李淑儀通知沮授,讓沮授為二將求情得免。這份人情,李淑儀只能占一分,沮授倒要占九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