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出了城樓,于仕抬頭看看天,只見夜空中掛著半輪缺月,在朦朧的月色下,所有建筑物都透著一層淡淡的幽光,而那座雄然鶴立的纏龍高塔,看上去就好象是一根連通天地的巨柱。
這時,于仕的腦海中迅速閃出了三個字:飛?n閣!或許在那里會找到進(jìn)入皇陵突破口?雖然,這僅僅是感覺。
于仕走到那座纏龍高塔前,發(fā)現(xiàn)這座高塔的首層有一個拱形門口,但沒有門。那條纏龍的龍尾伸入地下,大概是寓意皇帝在身后拋卻凡軀,從地下破土飛?n吧。這條巨龍在遠(yuǎn)觀時只覺得神威??牛?稼既縞?o衷誚?矗??傅矯懇黃?奐祝?際薔?襝縛蹋?斂宦砘3?翟謔僑萌頌疚?壑埂?p≈gt; 于仕仔細(xì)聽過附近沒什么異常后,便從拱形門進(jìn)入塔內(nèi),他拿出油燭,點著,照著看塔內(nèi)的情況。
這座高塔內(nèi)成六角形,不大,直徑約三四丈,正中間有一把黃銅做的圓形小旋梯,盤旋著一直向上。
于仕彎下身子,先仔細(xì)檢查塔的地面,并不時用腳跺跺,以試探下面的虛實,看地板之下有沒有秘道存在。但他把整個地板都檢查了一遍,都沒有任何的發(fā)現(xiàn)。
對此于仕并未感到意外和失望,畢竟有“陵無二道”(指正式陵道,不含工匠偷偷私開的“重光道”)這句老話在前。看來,除了城樓里的那條甬道,真的再沒有其它進(jìn)入地下玄宮的通道了。
既然暫時難以找到突破口,也沒什么好地兒去,于仕決定好好看看整座高塔,他總覺得這座高塔不同于其它的建筑,說不定能找到一些有用的線索呢。
地面已經(jīng)看過了,于仕接著去檢查塔的六面墻壁,剛看塔壁都是空白的,沒有什么裝飾,但當(dāng)于仕高舉油燭,抬頭往上看的時候,卻發(fā)現(xiàn)上面的墻壁好象有很多浮雕,而且是彩雕。要想看得清楚一點,就必須上那把旋梯了。
在上梯之前,于仕用力搖了搖那把旋梯,發(fā)現(xiàn)它很堅固,心中便又多了一個疑問,這把旋梯到底是建塔時一起造的,還是近來才加上去的呢?表面一點銅銹都沒有,好象挺新的樣子。
于仕走上旋梯,小心的登到離地約兩丈的高度,便舉著油燭察看六面塔壁的情況,因為在這個高度塔壁就開始有浮雕了。但即使把身子盡量往外探,距離塔壁還是較遠(yuǎn),加上燭光又太小,所以看得不太清楚。于仕這時靈機一動,馬上解開竹劍,把油燭沾到劍尖上,再盡量往前伸,這樣就看得比較清楚了。
于仕見到,塔壁上有很多青山走獸,綠樹飛鳥之類的浮雕,構(gòu)圖自然優(yōu)雅,動物形態(tài)生動,雕工極為精致。最讓于仕感到驚奇的是,這些浮雕的色彩竟十分新鮮,就好象才剛上了彩不久。這讓于仕覺得有點不可思議。
再往上走了一段,又見朵朵詳云之中,有很多手持樂器,衣帶翩飄的仙女,天神。他們有的撫琴而歌,有的翩翩起舞,總之一派歡天喜地的景象。
又繼續(xù)往上走,大概到了塔的一半高度,墻壁上的畫面又突然變得嚴(yán)肅起來,全是閉目打坐的僧侶,密密麻麻一大片,在這些僧侶的頭上,還有成百上千,神情姿態(tài)各異的羅漢,佛陀。當(dāng)接近高塔頂部時,便出現(xiàn)了幾個有獨立窟堂,端坐蓮花寶座的大佛,這些大佛氣象宏大,寶相莊嚴(yán)。使于仕頓有肅然敬仰之感。
原來、這座高塔,在外面看好象是分了數(shù)十層的,但原來只是裝飾,它其實就象一根空心柱子,里面是一通到頂?shù)模]有分層。自離地約兩丈起,整個塔內(nèi)的墻壁全部都是彩色浮雕,幾乎是不留一點空隙,其工程之浩大繁復(fù),其工藝之高超不凡。實在讓人嘆為觀止。如非親眼所見,任你如何也想象不到,世間竟會有如此的工藝奇跡存在。
而根據(jù)塔壁上的浮雕的內(nèi)容來看,其寓意是顯而易見的,那就是:在滿天神佛的頌揚中,皇帝的靈魂由地下玄宮沖天飛?n,從些也位列大羅仙班。飛?n閣之名,還真是相當(dāng)貼切的。
正當(dāng)于仕仔細(xì)的瞻望著其中一尊大佛的寶相時,突然,那大佛的嘴角竟向上一挑,僅僅是嘴角一挑,本來慈眉善目的臉相,一下變得陰森詭異,它好象在冷笑,而冷笑之中,還帶著點譏諷的味道。
于仕的心“撲通”猛跳了一下,全身寒毛倒堅!拿竹劍的手也猛抖了一下,差點把燭火弄滅了。
于仕馬上閉上眼睛,凝神聚氣,作好應(yīng)變準(zhǔn)備。他有辯通陰陽之能,如果塔內(nèi)真有邪物,他是一定能感應(yīng)得到的。
塔內(nèi)靜靜,于仕只能聽到自已的呼吸,過了很久,他還是什么都沒感覺到。
真是邪了門了!于仕忍不住在心里說出了賴狗的口頭禪。他只好又睜開眼睛,再去看看那尊大佛,沒錯啊,它還在冷笑,冷笑中依然帶著點譏諷,仿佛是在嘲笑于仕:你是對付不了我的!
這時于仕想到:這尊大佛突然“變臉”,那其它的佛像呢,會不會也有變化呢?
想到這里,于仕馬上又去檢查其它的大佛像,結(jié)果讓他十分驚詫,原來,不僅是那尊大佛,其它的大佛也發(fā)生了一些變化,有的是臉面變形了,有的是手指“動”過了,有的甚至整個軀體,連同蓮花寶座,都發(fā)生了一些變化,但這些變化是比較微小的,如果沒經(jīng)過前后對比,那就很難發(fā)現(xiàn)它們有異常。
至此,于仕已經(jīng)明白,原來并不是佛像“活”了,而是用來雕刻佛像的石料發(fā)生了變化(即現(xiàn)代所講的“物理變化”),從而導(dǎo)致了佛像“變臉”,并非是有什么邪物出現(xiàn)。但這同樣令于仕感到不可思議,明明是石頭啊,怎么會說變就變的呢?難道,它們真是有生命的?看來,這些用來建造殿樓的黃色石料,里面一定還有很多不為于仕所知的秘密。
當(dāng)于仕登到塔頂時,他發(fā)現(xiàn),黃銅旋梯的盡頭與塔頂是固定連接在一起的,塔頂并非密封,它有一個寶蓋,寶蓋和塔身用六根小柱連接著,它們之間大約有三尺多高的空間,足夠讓一個人進(jìn)出。
透過寶蓋和塔身的空間,于仕看到外面那個巨大的龍頭,其龍眼的位置,正好是與這個空間平齊的,那顆碩大的龍眼球,在淡淡月光的映照下,流動著讓人生畏的寒光。
既然已上得塔頂,又豈有不去探探那條巨龍的道理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