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骨笛的吹奏下,口袋里的灰燼開始微微顫動,仿佛有什么東西要破土而出。
祭壇周圍,點燃著幾盞無焰燈。
無焰燈的光芒,并非來自火焰,而是一種特殊的礦石,能夠散發(fā)出柔和而穩(wěn)定的光芒。
在這種光芒的映照下,灰燼的顫動變得更加明顯。
突然,灰燼如同受到某種神秘力量的牽引,開始自動排列起來。
它們在地面上,緩緩地形成了一幅地圖。
一幅標注著清源地下火脈的地圖。
地圖上,清晰地標注著七處薄弱的節(jié)點。
每一處節(jié)點,都對應著一座曾經(jīng)焚毀“異言者”名錄的焚音爐。
柳七婆顫聲道:“這不是人畫的……是那些被燒掉的名字,自己爬出來的……”
阿朵沉默不語,只是靜靜地看著那幅由灰燼構成的地圖。
她伸出手,從懷中取出一枚黑色的蠱卵。
蠱卵的表面,布滿了細密的紋路,散發(fā)著一種令人不安的氣息。
阿朵將蠱卵輕輕地放在灰圖的中央。
蠱卵微微顫動,釋放出一絲極其細微的共鳴。
那共鳴,與地圖上標注的七處節(jié)點,同時產(chǎn)生了呼應。
阿朵抬起頭,目光堅定地看向眾人。
“不攻不鬧,只送‘灰種’。”
幾天后,趙鐵秤組織了一批南嶺的孩童。
孩子們用混有灰燼的陶土,捏成一只只小鳥的形狀。
每只小鳥的底部,都刻著一個被銷籍者的名字。
孩子們被告知:“這不是玩具,是你替他們活下來的證據(jù)。”
孩子們帶著這些小鳥,沿著古老的驛道,逐村分發(fā)。
數(shù)日后,清源邊界的多個村落,開始出現(xiàn)一些奇怪的現(xiàn)象。
清晨掃地,家門口總會出現(xiàn)一些灰色的鳥兒碎屑。
灶臺燒火,煙囪里排出的煙,竟然帶著淡淡的字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