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二叔記憶力極好,不僅把來龍去脈說清楚了,還解坤說秦小米的話,一字不差的重復了一遍,表情語氣都不差了。
老實講,看演完后,就連解家武師們都覺得……坤少爺,您要是太閑的話,奴才們帶您去村里,給鄉(xiāng)親們耕幾畝地行不行?如今正是開春時節(jié),需要人力耕地呢!
解大總管已經(jīng)不想說話了……他都想去刺殺皇帝,讓解家被滅九族算了,活計太難做,少爺們太難帶了!
可他是解家奴,家里子女、三親六戚都是解家家生子,為了家人的死活,他還是得出面。
他朝著解坤跪下,勸道:“坤少爺,您教導過老奴,說知錯能改善莫大焉,老奴一直謹記在心,今日老奴冒死,請求坤少爺想想此話?!?/p>
傻叉,趕緊認錯,然后補救,可別犟了,你犟不過秦家的。
秦家都是犟種,還是一群從逃荒路上殺到如今這個位置,見過血的犟種。
他們不僅犟,還狠啊。
解坤臉上羞憤欲死,沒想到剛來泰豐鎮(zhèn)第二天就遇上這等大劫,他真的哭了。
十三歲的少年,坐在椅子上,用袖子抹著眼淚,瞧著好不可憐。
然而,沒人可憐他,鐘百戶還罵他:“女子名聲大過天,若是任由人造謠,被造謠女子此刻怕是已經(jīng)去跳河,以證清白!”
解大總管:“……”
哪條河敢收秦東家?
怕是河神都得被她揪出來,打斷腿。
“鐘縣尉,坤少爺還是個孩子,請讓老奴單獨勸勸他?!?/p>
鐘縣尉嗤之以鼻:“孩子知道造謠姑娘的名聲?那這怕是根子上就壞了!”
沒有家小,還出身西北軍的鐘縣尉就是這么莽,啥都敢說,毫無顧忌,愛聽不聽。
解坤解壬聽罷,前者眼淚掉得更洶,后者則是看了鐘縣尉一眼,又急忙低頭。
關書吏一直觀察著他們,見他們眼里沒啥惡毒的情緒后,松了一口氣,然而這口氣松早了。
解大總管單獨勸慰解坤后,解坤一出來就給秦二叔、關書吏行禮認錯:“是晚輩口德欠缺,幫惡人亂傳謠言,害了秦東家的名聲……是晚輩剛愎自用,瞧不起立了軍功之人,晚輩知錯。”
一通誠懇認錯后,小子給了個聽到謠言的名單與地址。
關書吏閉了閉眼……大魏立朝百年,積弊太多,尤其是世家豪強,這些子弟是寧愿犧牲一家半奴,也不愿意自己承擔后果。
沒有擔當、出事就把鍋甩別人頭上,讓人頂罪,而這樣的人,將來會出現(xiàn)在朝堂上,成為大魏官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