聞韜先生:“……”
不是,我就一個邊陲世家子啊,哪有能力干你說的事兒?
可聞韜敢說不嗎?
不敢。
他只能點頭應是,又問:“公子,太周府那邊要怎么辦?一千多車高產(chǎn)薯種在太周府外呢,咱們是否要故布疑陣,行多次阻攔,延緩各方找到運送薯種商隊的落腳處,好讓薯種腐爛,徹底失去做種之力?”
又急忙加一句:“這法子雖然愚蠢,卻也能延遲一年讓二薯推行種植……一年內(nèi),東漠大軍打來的幾率很高,只需延遲一年,軍糧之事兒,朝廷就得求著咱們?!?/p>
狗東西墻頭草,你這么做人,很容易早死的。
“延遲一年讓二薯種植,確實對咱們有利,能幫咱們拿到戰(zhàn)時糧草的話語權(quán),讓武興帝對咱們妥協(xié)更多……”明公子說著附和聞韜意見的話。
可下一刻,他又陰氣大漲,低聲怒斥聞韜:“蠢貨,以泰豐鎮(zhèn)的芋薯山薯的新鮮程度,你以為真有一千多車薯種在太周府外?真相是,一千多車薯種,還在地里,這些賤民早已在太周府外的莊子種植了二薯……晚了,再攔已經(jīng)沒用,只會徒增笑話?!?/p>
這?
聞韜愣了一會兒,才反應過來:“是,是了,這二薯雖有保鮮能力,可時間也沒有長達半年的……黃陽隆這賊子,竟是在太周府外偷種二薯,大大的縮短運輸時間,才讓二薯保留薯種之力?!?/p>
運輸?shù)臅r間縮短了,運到泰豐鎮(zhèn)時,才沒出現(xiàn)薯種全部腐爛的情況。
否則一堆爛薯,也就沒威脅力了。
明公子看著他,真的覺得:“聞叔父,您真的過于愚蠢了?!?/p>
說得非常之真誠,聞韜被羞辱得臉色漲紅,還得虛心求教:“請公子指教一二?!?/p>
明公子:“最大的可能是,二薯已經(jīng)在東北州某地進行種植……薛家那么多莊子,隨便找個莊子種一種,外人誰能知道?”
聞韜大驚:“那,攔不住了,也無法再使計拖延二薯的大量試種,咱們該如何是好?”
明公子是有智謀的,眼眸微瞇,說了一句:“自然是盡快趕去太周府,成為保護高產(chǎn)雜糧薯種的第一人?!?/p>
聞韜:“公子的意思是……”
“聞叔父無須知道,只繼續(xù)待在此地,為世家做眼線就成。”明公子很看不起聞韜的腦子,怕他會壞事,所以沒跟他細說,只吩咐他:“安排一下,明天最熱鬧之時,我就離開此地?!?/p>
要走了嗎?
終于要走了嗎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