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這話時,他抬眼迅速掃了一下表盤。就在那一瞬間,腦子里“轟”地一響——1983年日本精工的STP封口技術、表殼密封工藝、超薄電池的結(jié)構(gòu)……記憶碎片來了。
他不露聲色,從兜里掏出半塊玉米餅遞過去:“哥,嘗嘗不?家里的。”
周子軒一臉嫌棄地擺擺手:“誰吃這個?”
陳默收回手,嘴角輕輕壓了一下。他記下了——這人皮鞋锃亮、袖口沒半個補丁,手表戴在左手,說明是個右撇子。這樣的人,最愛體面,也最容易抓把柄。
他重新躺回床上,閉眼養(yǎng)神。
上一世,他死在手術臺上,血還沒涼,技術就被人偷去封鎖了我們?nèi)?。這一世,他不爭口舌之快,也不爭一時長短。
他要爭的,是往后五十年。
裝傻?行。低頭?也沒問題。
但你要是以為我真窮、真蠢、真好欺負——
那你可就錯了。
總有一天,你會被我一張草圖掀翻。
中午,宿舍的人都去食堂了。陳默推說暈車,一個人留了下來。
他等的就是這時候。
他輕手輕腳爬上床,側(cè)身躺下,右手順著床板的裂縫慢慢往里探。指尖碰到一層薄薄的紙,藏在夾層深處,大概十五厘米長,藏得非常隱蔽。
他屏住呼吸,一點點抽出來。
紙已經(jīng)泛黃發(fā)脆,上面用鉛筆畫滿了線路——密密麻麻的電路走向,標注著“地址總線×16”“數(shù)據(jù)緩存區(qū)”“CMOS工藝”……
小主,這個章節(jié)后面還有哦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(xù)閱讀,后面更精彩!
他一眼就認出來了:這是1985年Intel的簡化架構(gòu),他在2010年逆向工程時研究過。雖然不完整,但核心邏輯是清晰的。
他的指尖微微發(fā)抖。
不是因為激動,而是確認——這能力是真的。他真能把未來的東西,帶到這個時代。
他迅速把紙塞回原處,壓到最底下,又用指甲在裂縫處輕輕劃了一道痕,作為標記。
第一顆種子,就這樣埋下了。
他靠回床頭,閉眼回想。這個年代,國內(nèi)的芯片才剛剛起步,連晶體管都得靠進口。專利制度才建立,科技成果轉(zhuǎn)化幾乎為零。
但也正因如此,才有機會。
他不需要現(xiàn)在就造出芯片,他只需要——畫圖,申請專利,然后藏在沒人注意的角落。等十年后技術爆發(fā),這些圖紙就是核彈。
最關鍵的是,要低調(diào)。
他得繼續(xù)做個“老實巴交”的農(nóng)村學生,成績可以好,但不能多話;可以去勤工儉學,偶爾幫室友修修收音機,換點人情。絕不能讓人覺得他“懂得太多”。
正想著,走廊上傳來腳步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