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忘的靈力如涓涓細流,注入東南之鼎的那一刻,鼎身的震動漸漸平息。
隨著靈力的滋養(yǎng),原本黯淡的鎮(zhèn)鼎符重新煥發(fā)出金光。在這些符文之間,一些細小的、幾乎被歲月磨平的刻痕,也隨之浮現(xiàn)出來。
"陳忘,你看!鼎身上還有別的東西!"林墨最先發(fā)現(xiàn)了異常。
陳忘收回靈力,順著林墨指的方向看去。只見鼎身靠近鼎足的位置,布滿了密密麻麻的細小刻痕。這些刻痕深淺不一,許多地方已經(jīng)模糊不清,顯然是經(jīng)歷了漫長歲月的侵蝕。
"是銘文。"陳忘的眼神變得專注起來,"而且看起來,不是和鼎同時鑄造的,像是后來有人刻上去的。"
兩人湊近細看。銘文使用的是一種介于古文和近代漢字之間的字體,筆畫古樸,難以辨認。大部分字跡已經(jīng)磨損嚴重,只能看到一些零散的偏旁部首。
"
這些字太模糊了,根本看不清完整的句子。"林墨皺著眉頭,拿出手機對著銘文拍照,"我試試用圖像處理軟件,看看能不能把模糊的部分修復(fù)一下。"
他打開手機上的專業(yè)修圖軟件,調(diào)整對比度、銳化圖像。經(jīng)過一番操作,照片上的銘文果然清晰了一些。但由于磨損太過嚴重,仍然有很多關(guān)鍵的字缺失。
陳忘則閉上雙眼,將一絲微弱的靈力探入鼎身。他試圖通過靈力的感應(yīng),去"讀取"銘文背后殘留的信息。這是一種古老的修士技巧,類似于考古學家通過器物的"氣"來感知歷史。
靈力剛一接觸到銘文,陳忘的腦海中就涌入了一些斷斷續(xù)續(xù)的信息片段。
這些片段如同破碎的電影畫面,沒有聲音,只有模糊的影像和強烈的情緒:
-
畫面一:一個穿著古代服飾的修士,站在一座山巔,望著遠處的大海。他的臉上帶著凝重的表情,手中捏著一個復(fù)雜的法訣。周圍的天地靈氣濃郁得肉眼可見,如同云霧般環(huán)繞在他身邊。
-
畫面二:同樣是那個修士,卻顯得蒼老了許多。他跪在東南之鼎前,神情絕望。鼎身的光芒變得暗淡,周圍的靈氣也稀薄了不少。他手中拿著一把刻刀,正在鼎身上艱難地刻著什么。
-
畫面三:一片混亂的景象。天空中烏云密布,電閃雷鳴。海面上巨浪滔天,沖向岸邊的城鎮(zhèn)。無數(shù)人在災(zāi)難中哭喊、奔跑??諝庵袕浡还晌蹪?、邪惡的氣息,與道天盟黑衣人身上的氣息有些相似,但更加龐雜。
"
我……我看到了一些畫面。"陳忘睜開雙眼,語氣帶著一絲疲憊和震驚,"這些銘文,似乎是一個古代修士留下的。他記錄了大約一百年前,發(fā)生在東海市一帶的一場巨大變故。"
"
一百年前?變故?"林墨停下手中的操作,急切地問道,"是什么變故?和東海市的靈氣稀薄有關(guān)嗎?"
"
很有可能。"陳忘點了點頭,整理著腦海中的信息碎片,"根據(jù)我感應(yīng)到的畫面和那些能看清的銘文推測,一百年前,東海市一帶的靈氣還非常濃郁,是修士修行的圣地之一。"
他指著鼎身上幾個相對清晰的字:"你看這幾個字——光緒三十四年、海眼、濁氣。光緒三十四年,也就是公元1908年,正好是一百年前。海眼,可能指的是東海市附近海域的某個特殊地點。濁氣,則很可能就是導(dǎo)致靈氣稀薄的原因。"
林墨將修復(fù)后的銘文照片導(dǎo)入電腦,通過古籍數(shù)據(jù)庫和文字識別軟件進行比對分析。經(jīng)過幾個小時的努力,他們終于拼湊出了一段相對完整的銘文內(nèi)容:
"光緒三十四年,秋。海眼異動,濁氣翻涌。天地靈氣紊亂,草木枯萎,修士修為倒退。吾等耗盡畢生修為,以鼎為基,布下鎖靈陣,暫阻濁氣蔓延。然濁氣之源未除,靈氣日衰。后世有緣者,若見此銘,當尋出海眼之秘,清除濁氣,還我東海清靈……"
后面的內(nèi)容因為磨損嚴重,已經(jīng)無法辨認。但僅僅是這一段,就足以揭示東海市靈氣稀薄的真相。
"
原來如此!"林墨恍然大悟,"一百年前,東海市附近的海眼出現(xiàn)了異常,涌出了大量的濁氣。這些濁氣污染了天地靈氣,導(dǎo)致靈氣變得稀薄。而那個古代修士和他的同伴們,用盡了畢生修為,以東南之鼎為基礎(chǔ),布下了一個鎖靈陣,才暫時阻止了濁氣的進一步蔓延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