艾琳從礦道里鉆出來時,天已經(jīng)亮了。她站在半山腰的陰影處,身后傳來輕微響動。彼得和三名村民陸續(xù)爬出洞口,動作輕緩,沒有說話。
她抬起手,小隊立刻停下。前方泥土松軟,上面印著幾排馬蹄印,排列緊密,蹄尖朝向北方。她蹲下身,手指摸過印痕邊緣。泥土還帶著濕氣,痕跡是新的。
她站起身,朝東側(cè)崖壁打了個手勢。小隊立刻貼著巖壁移動,避開前方開闊地。五人低著頭,腳步壓得極輕,沿著山脊線前行。
走了一段路后,艾琳在一顆松樹前停下。樹干被削去一塊樹皮,留下一道斜線刻痕。她盯著那道線看了幾秒,從懷里掏出那半截帶刻痕的箭桿,比對了一下。這道斜線和起義軍標記體系里的“方向指引”一致,但后面應(yīng)該還有第二道線才對?,F(xiàn)在只有一半,說明標記沒完成。
她收起箭桿,繼續(xù)前進。越往北走,地勢越開闊。遠處能看到一條土路,路邊有燒過的篝火堆,灰燼還沒散盡。她抬手示意小隊伏低,自己趴在地上,慢慢向前爬。
灌木叢擋住了視線,她只能靠耳朵聽。風從北面吹來,起初什么都沒有,后來突然傳來一陣金屬碰撞聲,夾雜著喊叫聲。聲音斷斷續(xù)續(xù),像是從山谷深處傳來的。
她退回小隊藏身處,低聲說:“前面有打斗?!?/p>
彼得皺眉:“是不是巡邏隊?”
“不像?!彼f,“巡邏不會用這么亂的節(jié)奏。這是交戰(zhàn),一方在突圍。”
她閉眼聽了片刻,風把聲音送得更清楚了些。有短促的呼喝,兵器撞擊急促,追擊方陣型散亂,沒有包抄跡象。這不是設(shè)伏,是臨時攔截。
她拿出骨哨,輕輕吹了兩短一長。小隊立刻靠攏。
“一人留下,守這里?!彼噶嗣迕瘢鞍l(fā)現(xiàn)異常就吹哨報警?!?/p>
那人點頭,靠在巖石后不動了。
她又分派任務(wù):“我和托馬斯從正面靠近,看清楚情況。彼得,你帶另一人繞到側(cè)翼,查有沒有埋伏點。我們二十分鐘后匯合?!?/p>
彼得想說什么,但她已經(jīng)轉(zhuǎn)身往前爬。托馬斯緊跟其后。
兩人借著草叢和石堆掩護,一步步接近山谷入口。五十步外,地形開始下斜,形成一道淺溝。艾琳趴在溝沿,抬頭望去。
百步開外,山谷中央有火光閃了一下,隨即熄滅。不是營地那種穩(wěn)定火堆,是有人舉著火把快速移動。接著又有金屬聲傳來,這次更清晰。有人在拼殺。
她趴著往后退了幾步,回到托馬斯身邊?!翱辞辶耍菓?zhàn)斗。人數(shù)不多,但打得急。”
托馬斯喘著氣問:“會不會是陷阱?”
“不是?!彼f,“追兵沒有占位,也沒設(shè)絆索。他們是追丟了才動手的。被打的是農(nóng)民武裝,用的是長矛和短斧,動作不齊,但拼命抵抗。”
她想起卡蘭那支隊伍。他們?nèi)蔽淦?,但敢打硬仗。眼前這支人,打法和他們一樣。
她再次往前爬,直到能看清戰(zhàn)場輪廓。十幾個人背靠一塊巨石,圍成一圈。他們衣服破舊,有人腿上有血,還在揮武器。圍攻他們的七八人穿著輕甲,手持制式劍盾,動作整齊,明顯是訓(xùn)練過的私兵。
地上已經(jīng)有尸體,分不清是誰的。
艾琳盯著那群被圍的人。他們手里沒有旗幟,也沒有統(tǒng)一標識,但其中一人揮斧的方式很特別——先低身躲劈砍,再貼地橫掃。這是起義軍常用的近戰(zhàn)技巧,她在集市上聽人提過。
她終于確定了。
“是我們要找的人?!彼f。
托馬斯呼吸變重:“我們現(xiàn)在怎么辦?沖進去?”
“不行。”她搖頭,“敵我數(shù)量懸殊,貿(mào)然出手會全軍覆沒。”
她取出隨身地圖,在泥地上畫出山谷形狀。正面是陡坡,只有中間一條窄道通向戰(zhàn)場。兩側(cè)都是巖石和灌木,適合隱蔽接近。
“我們等彼得回來?!彼f,“必須確認側(cè)翼有沒有埋伏。如果敵人有后備隊,我們就不能靠近?!?/p>
托馬斯點頭,握緊了手中的短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