過了兩天,分局刑偵隊那邊傳來一點(diǎn)消息。
關(guān)于西郊工地那具骸骨,他們開始排查近十五年到二十年內(nèi)的男性失蹤人口記錄。
這可是個浩大的工程。
那個年代,檔案管理還沒完全電子化,很多都是紙質(zhì)的,查起來特別費(fèi)勁。而且有些人失蹤了,家里人不一定報案,或者報案了記錄也可能丟失。
李建國被叫去幫忙。他在這一片干了幾十年,人頭熟,很多老檔案老情況他都有點(diǎn)印象。
陸野也跟著去打下手,主要是幫忙翻找和整理那些積滿灰塵的舊檔案盒。
檔案室里味道不好聞,全是舊紙和灰塵的味道。
一盒一盒的報案記錄,很多紙張都發(fā)黃發(fā)脆了。
陸野一邊翻,一邊心里感慨。這得找到什么時候去?
而且,光靠年齡和性別篩選,范圍也太大了。
“師傅,光這么找,好像沒啥方向?。俊标懸叭滩蛔?。
李建國拍拍手上的灰,嘆了口氣:“不然呢?這種案子就這樣。沒頭沒腦的,只能靠笨辦法,一點(diǎn)點(diǎn)篩。說不定就碰上了?!?/p>
他拿起一份泛黃的失蹤人口報案記錄:“你看這個,九八年報的案,一個男的,三十歲,在附近廠子里上班,晚上下班就沒回家,活不見人死不見尸。家里人來鬧了好多次,最后也沒結(jié)果?!?/p>
陸野接過那份記錄看了看。紙張很舊,字跡都有些模糊了。附著一張黑白照片的復(fù)印件,一個看起來很普通的男人。
“這種可能性就很大。”李建國說,“失蹤時間,年齡,性別都對得上。但光憑這個沒用,得找到能證明身份的東西,比如dna比對,或者找到他生前特有的物品,和坑里發(fā)現(xiàn)的東西對得上才行?!?/p>
坑里就那幾根骨頭,還有點(diǎn)爛布片和一個銹鐵環(huán),怎么比對?
難度不是一般的大。
陸野看著那份失蹤記錄,心里忽然冒出一個念頭。
他嘗試著在心里默念:“系統(tǒng),掃描這份記錄信息,進(jìn)行陳年線索匹配?!?/p>
【指令收到。信息掃描中……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