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辰一到,伏羲緩緩睜開雙眼,目光平和地掃過下方人群。他沒有使用任何擴音法術(shù),但每一個字,都清晰地傳入在場每一個人,乃至更遠處人們的耳中,如同直接在心靈深處響起。
“今日,我不傳具體功法,不講殺伐之術(shù)。”伏羲開口,“今日,我與諸位論一論‘道’。”
“天地之初,混沌未分,而后清濁自分,陰陽化生,演化萬物。此乃‘平衡’之道。孤陽不生,孤陰不長,水火相濟,金木交征。萬物負陰而抱陽,沖氣以為和?!?/p>
他直指本源。從天地自然的運行規(guī)律,講到人體內(nèi)氣血、靈力的流轉(zhuǎn);從西疆各部落不同屬性修煉者的特點,講到如何取長補短,互相促進。他闡述了“平衡”并非僵化不變,而是在動態(tài)中尋求和諧,在沖突中尋找共存。
“……故而,我西疆之地,昔日部族攻伐,資源爭奪,內(nèi)耗不休,此乃失衡。今日,我們匯聚于此,不分彼此,共同建設(shè)家園,此乃尋求新的平衡,是‘進化’之始?!?/p>
接著,他話鋒一轉(zhuǎn),開始闡述“進化”之道。
“物競天擇,適者生存,此乃天道之一面。然,進化并非只有弱肉強食。生靈之智慧,在于認識規(guī)律,利用規(guī)律,超越自身局限。修煉,便是生命個體尋求進化,打破桎梏之路。而文明之進步,則是群體智慧的進化,是秩序的建立,是知識的傳承,是攜手應(yīng)對自然與命運的挑戰(zhàn)。”
他將個人修煉與文明發(fā)展聯(lián)系起來,指出一個健康、強大的文明,應(yīng)該能為其中的每一個個體提供進化的機會和資源,而個體的強大,反過來又會推動整個文明的躍遷。
“……固步自封,恃強凌弱,掠奪內(nèi)耗,絕非進化之正途,乃是走向衰亡之歧路。真正的強大,在于包容,在于創(chuàng)造,在于引領(lǐng),在于……為這天地,開辟新的可能?!?/p>
伏羲的講法,沒有玄之又玄的術(shù)語,卻如同洪鐘大呂,震撼著每一個聆聽者的心靈。許多困于瓶頸的修煉者若有所悟,許多被部族仇恨束縛的人開始反思,許多普通民眾則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希望與歸屬感。
他雖然沒有直接提及遼野公國,但字里行間,無不與遼野公國那種等級森嚴、弱肉強食、對外擴張掠奪的固有模式形成了鮮明的對比。
這不僅僅是一場講法,更是一場思想的啟蒙,一場道路的宣言!
講法持續(xù)了整整三個時辰。當伏羲最后一個字落下,天空中竟有祥云匯聚,道道瑞氣垂落,整個櫻花城被一股祥和的道韻籠罩。無數(shù)人當場突破,更多人陷入深深的思索。
高臺之上,伏羲負手而立,感受著下方?jīng)坝颗炫鹊男拍钪εc氣運加持,他知道,西疆的人心,經(jīng)過此次講法,已徹底凝聚。
他望向北方,
“我的道路,已經(jīng)鋪開。你們……接得住嗎?”
而在遼野公國,“鋼鐵之冠”深處,通過特殊水晶球觀看到講法片段的奧古斯都大公、奧卡斯元帥、費莫斯公爵,還有那位一直沉默的觀星者奧爾森,臉色都變得無比凝重。
尤其是奧爾森,他死死盯著水晶球中伏羲的身影,喃喃自語:
“平衡……進化……開辟新可能……此子所圖,絕非一城一地。他的‘道’,是在掘我們這些古老存在的根基啊……大公,此子,必須盡快扼殺!否則,假以時日,必成席卷大陸之浩劫!”
奧古斯都大公眼中,第一次露出了真正的、如同實質(zhì)的殺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