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廟驚變三日后,京城皇宮舉行了盛大的登基大典。丫丫身著十二章紋的帝袍,頭戴珠冠,在百官的簇擁下,一步步走上太和殿的龍椅。陽光透過殿宇的琉璃瓦,灑在她稚嫩卻堅毅的臉龐上,昔日那個需要陸小串護在身后的小姑娘,如今已成了大周的掌舵人,改元“永安”,史稱“鸞帝”。
登基大典結束后,丫丫并未急于享受帝王的尊榮,而是立刻召集魏征、陸小串、沈硯、葉驚鴻等人在御書房議事。御書房內,燭火通明,墻上懸掛的大周疆域圖上,邊境三城被紅筆圈出,格外醒目。
“諸位,如今奸佞已除,但天下并未太平?!毖狙咀邶堃紊希Z氣沉穩(wěn),全然沒有了往日的稚氣,“鎮(zhèn)國侯黨羽盤剝百姓多年,加上戰(zhàn)亂頻仍,流民遍地,民生凋敝;北方蠻族更是虎視眈眈,邊境三城隨時可能被入侵。我們必須雙管齊下,對內安撫民心,對外抵御強敵?!?/p>
魏征上前一步,拱手道:“陛下所言極是。臣以為,當務之急是推行新政,輕徭薄賦,開倉放糧,安撫流民,恢復生產。只有百姓安居樂業(yè),國家才能長治久安?!?/p>
“魏大人所言甚是?!毖狙军c頭,目光掃過眾人,“朕決定,即日起,廢除鎮(zhèn)國侯時期的所有苛捐雜稅,減免全國三年賦稅;開放官倉,賑濟流民;鼓勵農耕,凡開墾荒地者,三年免征賦稅;同時,整頓吏治,嚴懲貪官污吏,重用忠良,讓朝堂清明。”
“陛下圣明!”眾人齊聲拱手道。
“沈硯,”丫丫看向沈硯,“整頓吏治、賑濟流民之事,便交由你負責。朕任命你為吏部尚書,總領百官考核與任免,務必肅清朝堂余孽,選拔賢能之士?!?/p>
“臣遵旨!”沈硯躬身領命,眼神堅定,“臣定不辜負陛下信任,讓朝堂煥新顏。”
“葉盟主,”丫丫轉向葉驚鴻,“清風俠盟在江湖上聲望極高,朕希望你能帶領俠盟弟子,協(xié)助地方官員安撫流民,打擊盜賊,維護地方治安。朕封你為‘鎮(zhèn)國俠士’,可調動地方團練,便宜行事?!?/p>
葉驚鴻心中大喜,連忙拱手道:“臣謝陛下隆恩!臣定當帶領清風俠盟弟子,為陛下分憂,為百姓解難!”
“魏大人,”丫丫看向魏征,“新政的推行,還需仰仗您的經驗與威望。朕任命您為丞相,總領朝政,輔佐朕處理國家大事?!?/p>
“臣遵旨!”魏征老淚縱橫,跪倒在地,“臣定當鞠躬盡瘁,死而后已,輔佐陛下開創(chuàng)盛世!”
眾人各司其職,御書房內的氣氛凝重而充滿希望。最后,丫丫的目光落在陸小串身上,眼神中帶著一絲不舍與期許:“陸小串,朕任命你為鎮(zhèn)國大將軍,總領全國兵權,即刻領兵前往邊境,防備蠻族入侵,守護大周疆土。”
陸小串心中一震,隨即拱手道:“臣遵旨!臣定當率領大軍,死守邊境,不讓蠻族踏入大周一寸土地!”他知道,邊境是大周的屏障,一旦失守,百姓必將遭受涂炭,他必須扛起這份責任。
“哥,”丫丫走下龍椅,走到陸小串面前,眼中閃過一絲淚光,“此去路途遙遠,戰(zhàn)場兇險,你一定要保重自身。朕在京城等你凱旋?!?/p>
陸小串看著她,心中百感交集。他伸出手,輕輕揉了揉她的頭頂,如同往日一般:“陛下放心,臣定會平安歸來,守護陛下,守護大周?!?/p>
登基大典后的第五日,陸小串便率領十萬大軍,從京城出發(fā),前往邊境。十七被任命為副將,與他一同出征。京城百姓自發(fā)地涌上街頭,為大軍送行,歡呼聲、吶喊聲不絕于耳。丫丫站在城樓上,看著陸小串的身影漸漸遠去,心中默默祈禱。
大軍一路北上,沿途所見,皆是流離失所的流民。陸小串按照丫丫的旨意,讓大軍沿途開倉放糧,救助流民,并派人將流民護送回原籍,分配土地與種子,鼓勵他們重操舊業(yè)。
“將軍,這樣下去,我們的軍糧恐怕會不夠?!笔邠鷳n地說道。
陸小串看著路邊吃飽飯、露出笑容的流民,沉聲道:“軍糧可以再籌措,但百姓不能等。陛下推行新政,就是為了讓百姓過上好日子,我們身為軍人,不僅要守護疆土,更要守護百姓。”
十七點點頭,不再多言。他知道,陸小串說得對,百姓才是國家的根本。
大軍行至邊境三城之一的“雁門關”時,守將連忙出城迎接。雁門關地勢險要,是抵御蠻族入侵的重要屏障。守將將陸小串與十七請入城中,稟報邊境情況:“將軍,蠻族大軍已在關外集結,約有十五萬人,由蠻族首領‘拓跋烈’親自率領,近日頻頻在關外挑釁,劫掠邊境村落,百姓苦不堪言。”
陸小串臉色凝重,走到城樓之上,眺望關外。關外草原一望無際,隱約可見蠻族大軍的營帳,旌旗林立,殺氣騰騰。
“看來,一場惡戰(zhàn)在所難免。”陸小串沉聲道,“十七,立刻傳令下去,加固城墻,囤積糧草,整頓軍備,做好戰(zhàn)斗準備。同時,派人聯(lián)絡另外兩座邊城的守將,讓他們做好協(xié)同作戰(zhàn)的準備,形成掎角之勢,抵御蠻族入侵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