欸,ǎi,【欸乃】搖櫓聲。柳宗元《漁翁》詩:“煙銷日出不見人,欸乃一聲山水綠。”
柳宗元的《漁翁》以其清新簡遠(yuǎn)的筆觸,勾勒出悅耳怡情的山水之境,同時(shí)也寄寓了他在政治挫折后復(fù)雜而深沉的心緒。下面我們便從原文、注釋、翻譯等角度,一起走進(jìn)這首詩。
作品原文與譯文
以下是《漁翁》的原文及逐句對(duì)應(yīng)翻譯,供你快速理解:
漁翁夜傍西巖宿,
“漁翁夜晚將小船??吭谖魃侥_下歇宿”
曉汲清湘燃楚竹。
“清晨起來,取來清澈的湘江水,以楚地的竹子為柴燒火做飯”
煙銷日出不見人,
“等到煙霧消散,旭日升起,卻已不見他的人影”
欸乃一聲山水綠。
“忽聽得欸乃一聲搖櫓響,但見青山綠水映入眼簾”
回看天際下中流,
“回望天際,那小船已沿中流順流而下”
巖上無心云相逐。
“只有山巖上空悠然自在的白云在相互追逐”
詞句注釋
理解詩句的深意,需要關(guān)注一些關(guān)鍵詞語:
西巖:指永州境內(nèi)的西山。柳宗元在《始得西山宴游記》中曾專門記述過此山。
汲(jí):取水的意思。
清湘:指湘江,因其水流清澈。
楚竹:永州古屬楚地,故稱當(dāng)?shù)氐闹褡訛椤?/p>
欸(ǎi)乃:象聲詞,一說為搖櫓聲,一說是漁人的長呼聲。唐代湘中一帶即有棹歌《欸乃曲》。
無心:沿用陶淵明《歸去來兮辭》中云無心以出岫的意境,表示物我兩忘、自然自在的心靈狀態(tài)。
作者簡介
柳宗元(773年—819年),字子厚,祖籍河?xùn)|(今山西永濟(jì)),世稱柳河?xùn)|。他是唐代著名的文學(xué)家、思想家,與韓愈共同倡導(dǎo)了唐代的古文運(yùn)動(dòng),并一同被列入唐宋八大家。
柳宗元在政治上曾積極參與王叔文集團(tuán)的永貞革新。革新失敗后,他屢遭貶謫,先是被貶為永州司馬,后再度被貶為柳州刺史,因此也被稱為柳柳州。這樣的經(jīng)歷,使他的許多作品都染上了孤寂、清冷的色調(diào),同時(shí)也寄托著他超然物外、堅(jiān)守理想的情懷。
創(chuàng)作背景
這首詩作于柳宗元被貶永州(今湖南零陵)期間。
政治失意,寄情山水:永貞革新失敗后,柳宗元被貶為永州司馬,這既是一個(gè)閑職,也意味著政治上的沉重打擊。一腔抱負(fù)化為煙云,他內(nèi)心充滿孤寂與苦悶,于是將情感寄托于永州的山水之間。
山水詩的成熟:在永州期間,柳宗元不僅寫下了著名的《永州八記》,也創(chuàng)作了不少吟詠當(dāng)?shù)睾馍缴脑娖?,《漁翁》便是其中的一首代表作。這些作品往往在描繪秀麗景色的同時(shí),透露出作者的心境與思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