豝bā,母豬?!对娊?jīng)·召南·騶虞》:“一發(fā)五豝?!保òl(fā):指射箭。)一說為兩歲豬。
我們一起來深入解讀《詩經(jīng)·召南·騶虞》這首古老而意蘊深遠的詩歌。
故事原文、注釋及翻譯
《騶虞》是《詩經(jīng)·召南》中非常短小精悍的一篇,全文僅有兩章,其結構和內(nèi)容相似,我們以第一章為例進行解析。
·原文:
彼茁者葭,
>壹發(fā)五豝,
>于嗟乎騶虞!
彼茁者蓬,
>壹發(fā)五豵,
>于嗟乎騶虞!
·逐句注釋與翻譯:
詩句白話翻譯深度解析
彼茁者葭那蘆葦長得多么茂盛茁壯點明地點(水邊)和時間(春夏之交,植物繁盛)。這不僅是一個場景描寫,更暗示了這是野獸繁衍、生機勃勃的季節(jié)。
壹發(fā)五豝一箭射中五頭大野豬這是全詩核心,也是爭議所在。-壹發(fā):一次射箭。體現(xiàn)了射技高超,也可能指一次驅(qū)圍狩獵的行動。-五:虛指,形容數(shù)量多,并非確數(shù)。-豝:指成年的母豬或如您所說兩歲的豬,泛指大野豬。
于嗟乎騶虞!??!這騶虞真是仁德啊!關鍵點在于“騶虞”的理解:1。仁獸說:騶虞是傳說中一種白虎黑紋,不食生物的仁獸,被視為仁德的象征。2。官職說:指代掌管君王苑囿、負責狩獵的官員。
創(chuàng)作背景
1。時代與地域:
這首詩屬于《召南》,是流行于周初召公奭統(tǒng)治的南方地區(qū)(今河南、湖北一帶)的民歌。當時地廣人稀,草木豐茂,野獸繁多,狩獵既是獲取食物的手段,也是一項重要的軍事演習和禮儀活動。
2?!按荷L”之禮:
周代有嚴格的狩獵制度,即“四時田獵”(春蒐、夏苗、秋狝、冬狩)。其中春季的“蒐”最為特殊,其主要目的不是殺傷,而是不合圍,不掩群,專挑不孕的母獸和幼獸進行捕殺,以保護動物的繁衍,體現(xiàn)“取之有度,用之有節(jié)”的生態(tài)智慧和仁德之心。
寓意解析
對“壹發(fā)五豝”和“騶虞”的不同理解,導致了這首詩的兩種核心寓意:
1。對仁德與節(jié)制精神的贊美(主流解讀)
這種解讀將“騶虞”視為仁獸或具有仁德的獵官。
·“壹發(fā)五豝”并非炫耀殺傷力,而是展現(xiàn)了一次符合禮法的、高效的春蒐。獵人在茂盛的蘆葦叢中,發(fā)現(xiàn)了成群(五豝)的成年野豬(而非幼崽),他技藝高超,一發(fā)中的,但只取所需,適可而止,沒有進行滅絕性的圍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