縱使李世民眼前并不會直接廢掉自己的太子之位,但這并不代表以后就不會。
隨著李世民對自己越來越不滿,越來越失望,再加上其他幾個兄弟的陷害和詬病,引起蝴蝶效應(yīng),提前讓歷史事件發(fā)生那也并非不可能的事情。
奪嫡之爭,稍有不慎那就會喪命!
李乾自然要重視。
想要考慮這些,那就要先明白誰是自己的敵人。
魏王李泰就不用說了,今天已經(jīng)撕破了臉,接下來要面臨的爭斗定是不死不休。
皇子之中,除了李泰之外,吳王李恪,齊王李祐也都算是潛在的敵人,他們的門客和親信也都需要提防。
李恪是李世民的庶三子,也是隋煬帝的外孫,才干出眾,文武雙全。
他前期一直都有奪嫡之心,李世民甚至也考慮過立李恪為儲君,后因長孫無忌等一干老臣反對才作罷。
但這并沒有讓李恪死心,他仍覬覦著皇位不放,意圖重現(xiàn)玄武門一幕,最后受房遺愛一案牽連被殺。
李祐就更不用說了,這貨是直接聯(lián)合自己舅舅謀反被刺死,已經(jīng)不是奪嫡,而是叛亂了。
除了以上三人和他們各自門客親信外,其他的,李乾暫時不考慮在內(nèi)。
最起碼近一年內(nèi),不需要太過擔憂什么。
捋清楚這些敵人后,李乾開始考慮其他事情來。
重塑威信,重獲恩寵,李乾自然會做,但這些可不是靠討好李世民就能獲得的。
他現(xiàn)在在李世民心中的固有印象已然形成,卑微討好,俯首聽命只會讓李世民更加看不上自己。
所以李乾只能反其道而行之。
這還不夠!
保底手段也必不可少,必要時候,李乾還需瞬間能拿出來扭轉(zhuǎn)乾坤的實力來。
有實力、有權(quán),才會被人重視,要不然不論何時都是待宰羔羊。
哪怕日后就算是李世民翻臉,那李乾也應(yīng)隨時有再現(xiàn)玄武門之變的實力!
這才真正稱得上是自保手段。
要在李世民眼皮底下,合理的培養(yǎng)出一支勁卒來,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
府兵,死士,刺客這些,完全不用考慮,培養(yǎng)他們看家護身還行,一旦到了緊要關(guān)頭,壓根發(fā)揮不了多大作用,還非常容易暴露意圖。
李乾需要的是一支軍隊,一支能只聽命與自己的軍隊!
獲得武將支持,在天可汗眼皮底下合理培養(yǎng)是一碼事,錢糧更是一碼事。
沒錢沒糧,再好的想法也都是空談。
提防敵人,反守為攻,重獲威信的同時,如何搞錢,才是擺在眼前的第一要務(wù)。
正當李乾構(gòu)思如何賺錢時,一眾太監(jiān)來到了東宮內(nèi)殿。
“太子殿下,陛下召見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