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偏偏群臣反對聲浪這么大,甚至連遷界禁邊這種政策都提出來了,高拱又不敢支持封貢了。
時機還不成熟啊。
高拱長嘆一聲,又看向下手的張居正。
執(zhí)掌戶部的張居正,肯定更頭更邊患問題,張居正應該是也是支持封貢的。
高拱再看趙貞吉,當家才知道柴米貴,當年主張對俺答強硬的趙貞吉,也只是上書請求整飭邊關(guān)軍務,他的態(tài)度其實也很明顯了。
難得內(nèi)閣能在一件事上達成一致,卻被外朝言官給毀了!
至于首輔李春芳?他一般沒意見。
就在這個時候,通政司的官員送來了蘇澤的題本。
“蘇子霖終于舍得上疏了?他這個蘇一疏,還當真是一月一疏?!?/p>
高拱笑著拿起蘇澤的奏疏,罕見的開起了玩笑來。
張居正和趙貞吉也看向高拱手里的蘇澤奏疏,不知不覺中,蘇澤的上疏在諸位閣老心中,也有了特殊的地位。
高拱翻開蘇澤的題本,看了一會兒,他的臉色奇怪了起來。
高拱放下題本,捏一下太陽穴,突然對下手的張居正問道:
“張閣老,太倉庫里還有多少備邊銀?”
張居正疑惑的看向高拱。
大明的國庫,其實是個籠統(tǒng)的概念。
大致上可以分為內(nèi)帑和外庫。
內(nèi)帑就是皇帝的私人小金庫,主要收入是金花銀。
而外庫就是朝廷能動用的國庫,大部分稅收都是進的外庫。
這其中,戶部管理的太倉庫,是外庫最大部分。
而備邊銀,則可以看做是戶部專門留存的戰(zhàn)爭預算,這筆錢就是??钪饔脕泶蛘痰?,如果今年不支就會結(jié)轉(zhuǎn)下年,不得挪作他用。
當然,很多時候,皇帝在皇親典儀、分封藩王這些需要用錢的場合,也會挪用備邊銀。
隆慶朝的內(nèi)閣輔臣還是比較剛的,隆慶皇帝登基的時候想要挪用備邊銀辦元宵燈會,被時任內(nèi)閣首輔徐階給頂了回來。
張居正張口說道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