蘇澤小心的問道:
“師相,已經到了這種地步了嗎?”
高拱低聲道:
“本月初,陛下在宮內暈厥了一次,是李神醫(yī)施針救了回來?!?/p>
蘇澤的臉色也嚴肅起來。
對于皇帝來說,昏迷不是簡單的事情。
昏迷就代表失能,一個隨時可能昏迷的皇帝,如何保證他的所有判斷都是正確的?如何保證他的所有決策都是清醒狀態(tài)下做出的?
如何確保這道圣旨是皇帝的真正意志?
皇帝身為大明政治中心,這些問題都會導致嚴重的后果。
高拱接著說道:
“內閣的一些人,總是急著進行財政改革,可是如果只是改革財政卻不革新吏治,那財政一時舒緩,也不過是飲鴆止渴?!?/p>
“子霖你怎么看?”
蘇澤明白高拱說的“一些人”就是張居正了。
這是高拱在向自己說明自己的施政綱領。
不愧是做過吏部尚書的,高拱看問題的角度果然犀利。
歷史上張居正為了推動財稅改革,也用了不少錯誤的人,而且一刀切的改革也造成了很多問題。
張居正唯一涉及到吏治的改革就是考成法了,但是在張居正死后,這條法令首先被廢。
所以說,高拱和張居正,其實對于稅制改革是有共識的。
大明的田稅過低,但是百姓承擔了大量征稅以外的負擔,比如無休止的官府徭役,再比如各種苛捐雜稅。
兩人都贊同進行一條鞭法的改革,合并徭役雜稅,但是分歧在于張居正認為應該先改革稅制,而高拱則認為應該先進行吏治改革,再改革稅制。
高拱說道:
“財計乃是國之大事,政令不能出一門,如何變法?”
高拱的施政綱領,明顯更符合蘇澤的立場。
蘇澤說道:
“師相一針見血,弟子也是這么想的?!?/p>
高拱高興的說道:
“子霖你能這么想,老夫很高興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