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他娘的,這不靠山不靠水,平地也有強盜?”
來的真是一伙強盜,確切地說,是一伙自以為亂世到了,可以拉大旗稱王的烏合之眾。
附近百姓逃荒走的很多,許多村子都空了,搶糧食都搶不到。
他們聰明,盯上了流放隊伍。
流犯沒錢沒糧,可他們有朝廷補給啊,那十輛馬車上,裝的都是水、糧食。
水、糧食、馬、車,都是他們扯大旗需要的基礎物資。
長途跋涉,無論是流犯還是解差,都疲憊至極,最容易搶。
到處踩點的探子,發(fā)現(xiàn)這個三百多人的流放隊伍,竟然還有十輛馬車,高興壞了。
很快,一大群人烏泱泱地跑來。
火把照亮強盜隊伍,謝星朗看見打頭的是三個騎馬的頭領。
其中一人羽扇綸巾,三四十歲,白衣紅披風;旁邊兩人都是黑大漢,穿著鎧甲,一人使樸刀,一人使板斧。
樸刀常見,就是農(nóng)人砍柴用的那種刀;板斧看著似乎是屠戶用的砍骨刀。
后面跟著人也不少,有穿盔甲的,有穿普通葛衣的,一個個叫囂著,興奮得像去赴一場盛宴。
“把糧食交上來,留你們一條狗命。”
“馬車留下,你們麻溜滾蛋?!?/p>
“男人愿意加入我們,熱烈歡迎,女人愿意加入我們,進洗衣營,管吃飽,有銀錢拿。”
……
薄衛(wèi)他們并不接茬,手里握著雁翎刀,嚴陣以待。
在手下人嘰嘰喳喳壯膽叫陣后,帶隊的那三個首領上下打量著流放隊伍。
下午踩點的兄弟說,這三百多人,男人都戴著枷鎖和腳鐐,婦孺占了一半。
他們原本以為很好打,因為平時押解的衙役也都是衙門公差,沒什么武力值。
但是現(xiàn)在看看那領頭的幾個解差,怎么都不像普通解差,怎么感覺像是身經(jīng)百戰(zhàn)的將士?
尤其是帶頭的那個黑大個子,一聲不吭,站在那里就很威嚴。
不會遇到硬茬了吧?
羽扇綸巾的領頭人,手輕輕往前一揮,五十多個匪徒,拿著樸刀、長矛、象鼻刀,呀呀叫著撲上來。
他們主要撲向解差、流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