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一次愛國找建國去幫他打架,他想用大爺給的雞腿拉攏建國。
結(jié)果建國根本不稀的吃那個雞腿,但還是去幫他打了架。
等他長大了,爹就回家長住了。
愛國就覺著爹回家住真不方便,耽誤他辦很多事。
拉個胡琴,吹個笛子的,總能招來爹一眼又一眼的不滿。
在家睡個懶覺吧,也睡不成,爹能一把把他薅起來,根本不用吼他,看他一眼,他就得老老實實跟著爹下地干活。
誰愛干活???手都摸起水泡了,頂著個太陽又累又曬的,那日子可真是辛苦。
但是從爹的臉上永遠找不到辛苦的樣子。
愛國覺著爹是他這一生都越不過去的高山。
所以,他怕爹,怵爹,不敢親近爹。
可自從他跟芳杏結(jié)婚以后,他每天和芳杏結(jié)伴去生產(chǎn)隊勞動,不再偷懶,爹就沒有再訓過他,也沒有對他不滿的一眼一眼的看他。
后來生了藍妮兒,好家伙,跟著藍妮兒這個小屁孩沾光,他看見他爹笑了。
尤其是當?shù)牭剿肴W瓦匠的時候,爹看他的眼神好亮啊,笑容里是滿滿的歡喜。
就在那一刻,愛國忽然明白爹不是不喜歡他,爹只是不滿意他懶惰,應該是爹希望他有出息吧。
以前看他的眼神不是厭惡,是恨鐵不成鋼吧!
是自己不爭氣,誤會了爹。
再想到娘和蔚愛民做的事,愛國很慶幸,幸虧他沒有跟娘一伙兒。
不然爹會更傷心的。
蔚愛國一路上在想著跟他爹的往事。
蔚佑之也在想著愛國以前的種種。
他想起生下來瘦瘦小小的愛國,接生婆把他放在自己手里的時候,感覺輕的就像拿了一個角瓜一樣的。
他就看了那么一眼,抱了那么一會兒,轉(zhuǎn)身就走了,七歲的建祥追在后面,哭著喊“爹,你啥時候回來?”
他哪里知道啥時候回來啊?他能不能回來還是個未知數(shù)呢!
這一走時間很長,等他再回來的時候,愛國已經(jīng)三歲了。
爹娘都不在了,愛國連個大名也沒有,被李翠兒“寶兒,寶兒”的叫著。
所以,直到三歲的時候,他才給這個小兒子起了大名,叫“蔚愛國”。
白白凈凈的一個孩子,胖乎乎的,只會喊娘,不會喊爹,建祥看見他,飛也似的鉆進懷里喊他爹,愛國看見他不但不叫他,反而躲在蔚愛民后面,偷偷看他。
在家待了三天不到,接到命令,蔚佑之又出發(fā)了。再次回來時,愛國就七歲了,不僅跟他不親近,還被他大爺蔚佐之帶歪了,妥妥的一個好吃懶做,飛揚跋扈的混不吝。
他當時很生氣,劈頭蓋臉的管教了兒子一頓,從那以后,使得愛國離他越來越遠。
蔚佑之已經(jīng)忘了當初愛國不認他時,他是什么心情了,也想不起愛國不聽他的管教時,自己發(fā)怒的程度。只是如今走在路上,回憶起往事,卻心如刀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