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當業(yè)務需求變化,客戶需要在桌子上加個抽屜,或者想換條更長的桌腿時,傳統(tǒng)ERP怎么辦?”
李峰嘴角扯出一個帶著諷刺的弧度,“只能打補丁,在桌子外面生硬地焊接一個丑陋的鐵皮箱當‘抽屜’。
或者強行鋸斷桌腿,用更粗的鐵管接駁延長!
一次,兩次,十次。。。。。?!?/p>
他快速地在“鐵桌子”
周圍畫上一個個扭曲丑陋的附加物,“最終結果是什么?”
他猛地敲了敲白板,指著那個被無數(shù)補丁包裹、臃腫不堪、搖搖欲墜的怪物。
“臃腫!
脆弱!
難以維護!
華興的老OraCle系統(tǒng),正是這樣堆積了四百九十萬行的定制代碼。
衍生出三百多個外部應用補丁。
像一座用爛泥和朽木勉強糊起來的危樓,每一次改動都如履薄冰,每一次升級都可能引發(fā)災難性的崩潰。
這就是為什么我們會被卡脖子!”
他的聲音因為激動而微微拔高,帶著一種技術人特有的憤懣。
會議室里一片寂靜,無聲的等待。
在座的都是技術領域或業(yè)務領域的頂尖人物,李峰這個粗糲卻無比精準的“鐵桌子”
比喻,瞬間戳中了所有人的痛點。
那些年深日久的系統(tǒng)之痛,那些如影隨形的維護噩夢,此刻被赤裸裸地解剖開來。
李峰話鋒一轉,眼中爆發(fā)出灼熱的光芒:“而我們渡河ERP要架的‘鐵索橋’,核心就是打破這個死局!
我們的橋基,必須是活的!
是能自我生長、自我調整的!”
他用力擦掉那個臃腫的“鐵桌子”
,在白板中央重新畫出一個框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