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是這時的揚州卻異常繁華,一派盛世景象。
難怪古往今來文人多偏愛揚州,在揚州留下眾多膾炙人口的詩詞,什么‘紅橋二十四,明月照笙歌。若是迷樓在,游人應(yīng)更多?!€有‘吳山楚水古揚州,人競繁華客獨愁。二十四橋橋上望,堤邊楊柳寺邊樓?!?。。。。。。
太多太多的詩人,在揚州留下了筆墨。
沒有直接去拜見林如海,而是先找了家客棧沐浴休整。
雖說這一路上,時不時靠岸在客棧沐浴、好好吃一頓,可是這要去見林如海,卻得好生沐浴休整,方才不會失禮。
別看林如海只是巡鹽御史正六品,官職并不高,實則是巡鹽御史這個官職屬于官小權(quán)大,真正的肥差。
林如海是康平帝登基后的探花郎,先授翰林院編修,后擢升為蘭臺寺大夫。
后來被康平帝欽點調(diào)任至揚州任巡鹽御史。
品級上是降的,可實際上所有人都知道這是升官,因為巡鹽御史屬于官小位重的。
可以說,林如海是康平帝的心腹臣屬之一,是被康平帝特意調(diào)到揚州執(zhí)掌鹽政。
鹽稅,自古以來便是官府最重要的稅收來源之一。
周太祖在位期間,每年鹽稅都超過兩千萬兩。
鹽稅的重要性,可見一斑。
而天下鹽政,揚州鹽政居于首位,統(tǒng)御兩淮之地,揚州鹽政直接占據(jù)天下一半鹽稅收入。
作為巡鹽御史,林如??梢哉f握著錢袋子。雖然只是正六品官,可便是揚州知府、南直隸巡撫,也得禮讓三分,因為揚州知府、南直隸都是不能干涉鹽政,林如海這個巡鹽御史更是可以奏折直通天聽。
休整好后,賈璟帶著人前往巡鹽御史衙門。
地方衙門,都是將官衙和官員的官邸合二為一,既方便官員理政,也能讓官員將妻子孩子接到身邊,同聚天倫之樂。
賈璟抵達(dá)巡鹽御史,門口有衙役在,衣服上有個醒目的‘鹽’,這是直屬于巡鹽御史衙門,只聽從巡鹽御史的號令。
“這里是巡鹽御史衙門,閑雜人等止步!”衙役上前攔住。
賈璟道,“我來自神京賈家,請通報林大人?!?/p>
衙役一驚,連忙進(jìn)去稟報。
不一會兒,就見一個老者跟著衙役出來,他上前先是恭敬的行了一禮,然后道:“在下是府上管家,不知這位公子是?”
“我名賈璟,路過揚州,特來拜見敏姑姑,還請管家通報一聲?!辟Z璟道。
“原來是璟公子,還請入后衙?!惫芗乙惑@,自家太太是榮國府嫡女,姓賈名敏,他是知道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