朝廷想要多收取鹽稅,好讓國庫有錢,而鹽商想要少交鹽稅,想方設(shè)法地去做,包括各種手段。
兩者本就是天然對立的。
這個時代,鹽是暴利,沒有人離開得了鹽。
鹽無可替代,也正因為無可替代,所以鹽商永遠都不會缺少,鹽稅也就變得十分重要了。
天下之賦,鹽利居半。
這句話可不是說說而已,再窮的百姓人家都要吃鹽。
大周太祖在金陵起兵,對鹽稅的重要性心知肚明,所以一直以來極為重視鹽稅。
從大周建立,天下鹽稅就沒有低于兩千萬兩,高峰的時候甚至超過三千萬兩。
現(xiàn)在鹽稅剛剛兩千萬兩,差了足足一千萬兩,可想而知這一千萬兩的差額,是怎么沒的。
而這還是現(xiàn)在,在林如海擔任巡鹽御史之前,揚州鹽稅一年只剩下300萬兩,是林如海來到揚州,執(zhí)掌兩淮鹽政,鹽稅才再次暴漲。
賈璟自然知道,要解決這個問題,最簡單的辦法,便是大幅度增加鹽的產(chǎn)量,降低鹽的價格,掌握鹽的主動權(quán)。
這里面,便是海水煮鹽。
“姑父要是信得過侄兒,讓侄兒去跟他們過過招。”賈璟說道。
林如海猶豫了一下,“璟兒,這些人背后勢力錯綜復(fù)雜,多有京中勢力,非常難纏?!?/p>
“姑父,他們背后有勢力,難道我們賈府不是一方勢力?”賈璟眉毛一挑。
林如海不由得對賈璟刮目相看。
他見過的賈家子弟并不少,基本上都是紈绔,沒什么本事,只會欺軟怕硬。
像賈璟這樣的,還從未出現(xiàn)過。
此時,賈璟已經(jīng)手持寶劍,往前衙而去。
18個親兵一下子都拿起刀,跟隨著賈璟出去。
林如海沒有阻攔,他倒要看看,賈璟是如何應(yīng)對的。
擔任巡鹽御史這么多年,林如海非常清楚,鹽商和鹽政衙門其實是互相依存合作的關(guān)系。
鹽政衙門固然掌控著鹽商的富貴、生死,但是反過來,鹽商們又何嘗不是鹽政衙門必不可少的合作伙伴?
正是這些鹽商,將鹽運到五湖四海,賣給百姓。而鹽政衙門便是通過把鹽賣給鹽商,獲得鹽稅。
要是鹽商不積極,抵抗的話,那么鹽稅就會大減。
所以,鹽政衙門與鹽商是在不斷地進行博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