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在歐洲待了這么多年,一眼就能看出這些衣服的價值。
他幾乎是立刻就做出了判斷:這樣的衣服,美則美矣,但絕對不適合此時的國內(nèi)市場。
國內(nèi),人們的消費觀念還很保守,審美也相對樸素,市場遠沒有成熟到可以接納和消化如此昂貴且風格鮮明的高級時裝。
知微和她的團隊,投入了這么多心血,做出了這樣令人驚艷的作品,在國內(nèi),恐怕會面臨曲高和寡、無人問津的尷尬境地。
但是……
許荊的眼中閃過一絲精光。
第144章舅舅許荊(下)
國內(nèi)不行,歐洲卻可以!
這些年,隨著中國越來越開放,歐洲社會對那個神秘的東方古國充滿了前所未有的好奇與向往。
從絲綢、瓷器到功夫、哲學,一切帶有中國元素的文化符號,都在上流社會中備受追捧。
他認識的不少歐洲富商和貴族,都以能擁有一兩件來自中國的頂級藝術(shù)品為榮。
知微的這些設(shè)計,完美地契合了這種市場需求。
它們既有深厚的中國文化底蘊,又融入了符合國際審美的現(xiàn)代設(shè)計,這正是那些追求獨特與品位的西方消費者最渴望的東西。
或許,知微真正應(yīng)該考慮的,是尋找一條全新的銷路。
而他,在歐洲經(jīng)營多年,所積累的人脈和渠道,正好可以幫上這個忙。
許荊走到窗前,看著外面的街景。
肯辛頓的街道還是老樣子。
這條建于維多利亞時期的街道,保留著當年的風貌——紅磚建筑,鑄鐵欄桿,鵝卵石路面。
街上已經(jīng)有了些許行人。
穿著考究的紳士拎著公文包匆匆走過,遛狗的貴婦人優(yōu)雅地踱步,送孩子上學的保姆推著嬰兒車。
這是倫敦最富裕的區(qū)域之一,住在這里的都是非富即貴。
對面的古董店剛開門,老板亨利正在擦拭櫥窗。
那是一家專營東方古董的店鋪,櫥窗里擺著明代的青花瓷、清代的鼻煙壺。
每件商品都價格不菲,但從不缺買家。
隔壁的畫廊還關(guān)著門,要到下午才營業(yè)。
那是一家專營當代藝術(shù)的畫廊,上個月剛辦了一個中國當代藝術(shù)家的展覽,聽說賣得很好。
許荊的目光繼續(xù)向前延伸。
再過去兩個街口,就是著名的購物街。
聚集了世界頂級的奢侈品牌,如果將來,F(xiàn)lOraGallery(花間集)的店開在那里……
許荊走到書房,把艾倫叫過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