然后就是司馬懿,他選了荊州戰(zhàn)線。
與他一起的還有程昱,兩個都是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人物,相信一定能讓劉表好好的喝一壺的。
剩下的人要么是跟著王驍一起前往官渡迎戰(zhàn)袁紹,要么是留守許昌,坐鎮(zhèn)朝堂。
將這一切都安排好后,王驍便解散了這次會議,并且將所有的事情都通知了曹操。
……
三個月后。
長江、黃河。
中原大地的兩條最重要的水源,在這幾乎養(yǎng)育過所有漢人先祖的長河之上,刀兵與肅殺的氣息已經(jīng)蓋過了這兩條長河的磅礴氣勢與洶涌澎湃。
所有人的心中都清楚,一場大戰(zhàn)即將開始了。
孫權將大軍的指揮權,交給了周瑜,但同時他也隨軍來到了長江的江邊。
他的目的很簡單,拿下合肥!
只要能拿下合肥,就能打開進入中原的道路。
這樣一來,他們江東就有了進入中原,進而謀奪天下的機會了。
這也是為什么,孫權即便是都已經(jīng)將全部兵權交給了周瑜,但是卻依舊堅持要隨軍出征的原因。
劉表的想法與孫權類似,但是劉表的卻并非是合肥,而是宛城。
當初張繡戰(zhàn)敗之后,宛城便落到了曹操的手中。
這讓劉表一直都寢食難安,宛城是荊州的門戶。
現(xiàn)在落入曹操的手中,那曹操隨時隨地都能出兵攻打荊州。
為了避免出現(xiàn)這種情況,所以劉表才會同意袁紹的聯(lián)盟,一起出兵對抗曹操的。
荊州與江東本就是鄰居,同時也是死對頭。
這還是他們第一次聯(lián)合,因此在長江之上,劉表率領八萬水師,孫權率領六萬水師,親自見了一面。
“當年孫將軍只身一人來到我軍中,要求老夫退還你父親尸首的事情,如今還歷歷在目,卻不想這才幾年過去,你便已經(jīng)成為了江東的領袖,并且還要與老夫組成聯(lián)軍???”
劉表與孫權二人都只帶了幾名護衛(wèi),一名大將。
乘坐著小舟來到了江面上,相互交流著。
劉表身邊的將領乃是他的侄子劉磐,雖然在演義中名不見經(jīng)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