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三豐這時開口,聲音平靜卻擲地有聲:
“此事,我來做主?!?/p>
眾人皆看向張三豐,只見他目光深邃:
“翠山說得沒錯,明教反元,乃大義之舉。
武當(dāng)立派百年,從未恃強凌弱,更不會助紂為虐。
六大派與朝廷勾結(jié),違背俠義之道,我們絕不能參與?!?/p>
他看向俞蓮舟:
“蓮舟,你即刻寫下回信,告知六大派,武當(dāng)與明教無冤無仇,不愿參與武林內(nèi)斗,更不會助元反漢。
同時,修書一封給楊逍,言明武當(dāng)保持中立,絕不插手此次紛爭?!?/p>
俞蓮舟躬身應(yīng)道:“弟子遵命!”
“師傅,您英明!”
張翠山心中大石落地,激動道,
“多謝師傅體諒,也多謝二師兄、三師兄、六弟理解!”
張三豐擺了擺手:“你不必謝我,我只是做了合乎道義之事。
無忌這孩子,天賦異稟,如今九陽神功想必已大成,有他在,明教足以應(yīng)對六大派。
我們武當(dāng)守住本心,便是對他最大的支持?!?/p>
俞岱巖點頭道:
“師傅說得是。如今大師哥、四師哥、七弟外出,我們更要謹(jǐn)守武當(dāng)山,密切關(guān)注江湖動向,切勿讓宵小之輩有機可乘?!?/p>
“三師兄放心,我已命弟子加強山門戒備。”
俞蓮舟補充道,
“若六大派敢來挑釁,我們也能從容應(yīng)對?!?/p>
殷梨亭笑道:
“五哥,等大師哥他們回來,我一定好好勸說他,讓他明白其中利害。無忌出關(guān)后,你一定要帶他回山看看,師傅和我們都很想他。”
張翠山眼中泛起暖意:“一定!等此事平息,我便帶無忌回山,給師傅和師兄們請安。”
張三豐望著窗外云海,緩緩道:“多事之秋,人心浮動。但只要我們守住俠義本心,不被偏見蒙蔽,武當(dāng)便能立于不敗之地。翠山,你一路勞頓,先下去歇息,回信之事,交給蓮舟便可?!?/p>
“弟子遵命!”
張翠山躬身行禮,轉(zhuǎn)身退出丹房。
當(dāng)日午后,俞蓮舟的兩封書信便由武當(dāng)?shù)茏涌祚R送出,一封送往悅來客棧六大派駐地,一封送往光明頂。
光明頂之上,楊逍剛收到坐望峰弟子回報,知曉張無忌神功大成,正與殷天正、韋一笑等人商議防務(wù),忽聞武當(dāng)回信送達(dá),連忙拆開細(xì)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