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著他的背影,周顛對楊逍嘀咕:
教主,您說這小子真能一個人贏?
他才十八歲??!就算有張五俠教的功夫,可面對數(shù)百人。。。。。。
楊逍望著窗外的余暉,語氣里帶著敬重與期待:
張五俠的眼光不會錯,他教出的孩子,也絕不會是魯莽之輩。
五歲修北冥,如今又融九陽,這份功力與心智,江湖上少有。
我們按計劃埋伏,做好后手,便是對教主最好的支持。
教主說得對。韋一笑點頭,我們七人聯(lián)手都打不過他,只是仍要做好接應,萬一出岔子,老蝙蝠第一個沖進去救他,既對不起明教,也對不起張五俠的托付。
說不得合十道:阿彌陀佛,愿教主旗開得勝,也愿張五俠知道后能為他驕傲。
彭瑩玉、冷謙、鐵冠道人紛紛頷首。擔憂漸淡,敬重愈濃,他們既信張無忌的實力,敬楊逍的統(tǒng)籌,更念張翠山的俠名,滿心期待這個承父教誨、身懷絕技的少年教主,能帶領明教走出困境,重振輝煌。
張無忌回到密室,盤膝坐下,指尖藍紫色真氣緩緩流轉(zhuǎn)。
他閉上眼,腦海里浮現(xiàn)出父親教導他北冥心法的模樣:張翠山坐在武當?shù)那嗍?,握著他的小手,一字一句講解獅子吼的運用要領,輕聲說無忌,功夫是用來護人的,不是用來爭強的。
掌心的真氣愈發(fā)溫潤,張無忌心中愈發(fā)堅定:過幾日在黑松林,不僅要破五大派的不義之盟,更要護住明教、護住外公、護住父親想守護的江湖道義。
等此間事了,他定要回武當山,向父親好好稟報這一戰(zhàn)的經(jīng)過。
第三日清晨,光明頂山腳下黑壓壓聚集了上千人。崆峒五老身著青袍立于最前,峨眉派在滅絕師太帶領下肅然而立,華山掌門鮮于通輕搖折扇,昆侖派何太沖與班淑嫻夫婦并肩而立,少林空聞大師率領著十八羅漢陣,其余二十余個小門派的人馬將山道圍得水泄不通。
張無忌獨自一人站在山道入口處,青衫在晨風中輕輕飄動。他目光平靜地掃過眾人,最后定格在空聞大師身上。
阿彌陀佛。空聞大師率先開口,張少俠獨自在此相候,莫非明教已經(jīng)束手就擒?
崆峒五老中的老大關能冷笑道:明教妖人,今日就是你們的死期!
張無忌不疾不徐地拱手道:在下明教赤焰蘇王張無忌,各位掌門遠道而來,不如先聽在下一言。
與你這小畜生有何可說!滅絕師太厲聲喝道,你明教勾結(jié)元廷,殘害武林同道,今日老尼就要替天行道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