晨霧還未散盡,張無忌的腳步已踏碎天鷹教山下的薄霜。
肩頭殷素素連夜縫補的包袱沉甸甸墜著,五件棉襖的棉絮在行走間輕輕摩擦,掌心攥著的銀匕首柄被體溫焐得溫熱
。
這把說是切藥材用的匕首,刃口早被母親磨得發(fā)亮,此刻正隨著他的步伐,在布鞘里輕輕晃動。
他沒走楊逍指的昆侖山方向,反而往東南岔路拐去。
作為穿越來倚天世界的人,他比誰都清楚九陽神功在哪?
哪會真前往昆侖山浪費時間?
趕路時,他總忍不住想起這門神功的玄妙與艱難。
世人多只知九陽神功能祛毒療傷、增漲內力,卻極少有人知曉,這功法實則分為九層境界,每層都需耗費大量心力打磨根基。
他如今雖有一定內力底子,可比起九陽神功所需的底蘊還差得遠,心里早有盤算:
就算順利拿到經書,以自己現(xiàn)在的能力,要將這九層功法練至大成,起碼得四年多光景,絕非短時間內能成的事。
晨霧漸散時,腳下的路從青石板變成黃土小徑,路邊的枯草掛著霜花,風一吹便簌簌落進衣領。
他緊了緊衣襟,加快腳步往人煙更稀的方向走,腦海里又浮現(xiàn)出關于《九陽真經》的來歷。
那經書最初并非藏在猿腹,而是寫在四卷梵文《楞伽經》的行縫之中,早年由少林寺的覺遠大師看管。
覺遠大師雖不通武功,卻對藏經閣的典籍視若珍寶,只是沒料到,瀟湘子和尹克西兩個武林敗類,竟趁他不備,從藏經閣里盜走了這部經書。
想到這里,張無忌忍不住嘆了口氣。
那瀟湘子和尹克西也是江湖上有名有姓的人物,卻為了一部經書不擇手段。
原著里面兩人盜走經書后,覺遠大師察覺不對,立刻追了出來,兩人為了躲避追趕,竟想出了一個荒唐又隱秘的法子:把經書裹在油布里,硬生生塞進了一只蒼猿的腹中。
后來兩人帶著蒼猿一路逃到昆侖山,本想找個地方取出經書平分,可到了驚神峰后,又因分贓不均起了內訌,最后互施暗算,落得個兩敗俱傷的下場,雙雙死在了峰上。
而那藏著經書的蒼猿,不知怎的竟離開了驚神峰,輾轉到了這斷魂谷一帶,經書也就此留在了猿腹之中,成了江湖上無人知曉的秘密。
走了不知道多久,終于看到前方飄起炊煙。
那是個只有一條街的小鎮(zhèn),酒肆幌子上
“落馬鎮(zhèn)”
三個字被風吹得獵獵作響,張無忌揉著酸脹的腿踏進鎮(zhèn)口,羊肉湯的香氣立刻勾得肚子咕咕叫。
他選了家最靠邊的小店,找了個靠窗的位置坐下,剛把熱湯碗捧在手里,鄰桌兩個獵戶的聊天聲就撞進了耳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