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這么晚了,有何要事???”
劉伯溫深吸一口氣,將奏疏高舉過頂:“臣……臣近日暗中查訪,偶得一些…關(guān)于鹽鐵轉(zhuǎn)運之事的線索,牽扯甚廣,臣……心中難安,特來呈報陛下,請陛下圣裁?!?/p>
他刻意回避了“奉旨查案”的說法,只說是暗中查訪,偶得線索。
朱元璋執(zhí)筆的手微微一頓。
終于抬起頭,那雙深邃的眼睛看向劉伯溫,帶著審視:“哦?呈上來?!?/p>
一旁的內(nèi)侍連忙接過奏疏,恭敬地放到御案之上。
朱元璋放下朱筆,拿起奏疏,緩緩展開。
他看得極為仔細。
臉色隨著閱讀的深入,逐漸變得陰沉,眉頭也緊緊鎖起。
雖然通過錦衣衛(wèi)、葉凡等渠道,他早已對淮西勛貴走私之事知曉大半。
但此刻看到劉伯溫查實的部分罪證。
尤其是那觸目驚心的牽連范圍!
他的胸膛還是忍不住微微起伏,一股難以抑制的怒火在眼底翻騰。
“校尉之數(shù),便多達百人左右?”
“其中……還包含邊疆之地的將士?!”
朱元璋的聲音帶著一種壓抑的震驚和寒意!
他猛地合上奏疏,目光銳利如刀,直射劉伯溫。
“劉伯溫,你的意思是…在這背后,還遠遠不止這些?”
“甚至……已經(jīng)涉及到了邊防要地?!”
劉伯溫感受到那沉重的帝王之威,頭垂得更低,拱手沉聲道:“回陛下,若無邊疆將領(lǐng)暗中給予便利,打通關(guān)卡,如此大規(guī)模的物資,絕無可能悄無聲息地流轉(zhuǎn)?!?/p>
“依臣愚見,此案背后牽扯之深、之廣,恐怕……遠超目前所查?!?/p>
“臣……臣擔(dān)心若繼續(xù)深查下去,非但耗時日久,恐亦會打草驚蛇!”
“故而先將已查實部分呈報,請陛下斟酌定奪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