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朱標總覺得,哪里不對勁。
那種訓練有素,行動失敗即刻自盡的作風。
那種冰冷的毫無生氣的眼神。
絕非尋常占山為王的土匪所能擁有!
那更像是……
他腦海中閃過之前在金陵,在葉府外,刺殺葉凡未遂的那些死士的影子。
葉凡沒有立刻回應。
他同樣聽著那些贊譽,臉上卻沒有任何輕松之色,反而眉頭越皺越緊。
眼神中,充滿了沉思,和一種難以言喻的困惑。
不對勁!
非常不對勁!
他不是懷疑這些百姓在說謊。
恰恰相反,他相信這些贊譽大部分是發(fā)自內心的。
周文元在這些事情上,很可能確實做得不錯,甚至堪稱楷模。
但正是這種“完美”,讓他感到一種莫名的違和!
一個能如此細致入微地體察民情,斷案如神,清廉自守的官員。
按理說,應該有著極強的原則性和道德感。
可這樣一個官員,怎么會如此輕易地,至少在表面上,就接受了“匪盜截殺朝廷命官”這種牽強的解釋?
甚至,在太子盛怒質問時。
雖然表現出了恐懼。
但那種急于撇清,并將禍水引向匪盜的反應,是否過于流暢和模式化了?
而且。
葉凡敏銳地感覺到。
這些來自不同人口中的贊譽。
雖然內容各異,但似乎都集中在某幾個特定的容易博取名聲和好感的事件上。
比如抗旱,破獲滅門案,微服私訪等……
對于周文元日常的施政細節(jié),官場交往,乃至一些不那么光彩但可能更真實的一面,卻鮮少有人提及。
仿佛有一雙無形的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