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宮里的日子總是暗流涌動。藥方風波平息后,林清玥在絳雪軒的生活表面恢復了平靜,但她深知皇后的敵意未曾消減。面對日益嚴峻的生存挑戰(zhàn),她將目光投向了那片親手開墾的菜地,決心用現代科學知識在這古代深宮中開辟一條生路。
春寒料峭,林清玥站在菜地前,觀察著土壤狀況。她發(fā)現宮人澆水全憑經驗,常導致旱澇不均。想起前世實驗室常用的簡易測量工具,她萌生了制作適合這個時代農事儀器的想法。
濕度計是她的首要發(fā)明。她找來細口陶瓶,瓶底鉆細孔,填入吸水性強的棉絮,插入刻度的竹簽。將陶瓶埋入土中,棉絮吸收土壤水分后膨脹,推動竹簽上升,水位高低直觀反映土壤濕度。她教導小荷:“竹簽升至第二格時澆水最佳,過低則旱,過高則澇?!?/p>
接著是風向標。她用薄木片削成箭形,中心鉆孔,架在垂直木桿上。風向標隨風轉動,箭頭始終指向風的來向。她在桿底刻上八方方位,方便記錄風向規(guī)律。
最精巧的是簡易雨量器。她取直筒形瓦罐,內壁刻均勻刻度,放置在屋檐下無遮擋處。雨后讀取積水刻度,便能量化降雨量。
這些儀器材料尋常,制作簡單,卻蘊含著測量與量化的科學精神。林清玥將使用方法編成口訣教給宮人:“東風晴,西風雨;濕度三格才澆水?!崩鋵m的農事活動從此有了數據支撐。
隨著儀器的使用,絳雪軒的菜園管理煥然一新。宮人根據濕度計讀數精準灌溉,幼苗成活率顯著提高;借助風向標預測天氣,及時覆蓋防雨布,避免了幾場春雨造成的爛根損失。
林清玥還根據觀測數據調整種植策略。她發(fā)現菜地東南角日照最長,便將喜光的作物移栽至此;西北角較陰濕,則改種耐陰的葉菜。這種分區(qū)種植法讓土地利用率大幅提升。
一個月后,冷宮菜園已是綠葉蔥蘢,瓜果累累。產量不僅滿足自需,還有余裕接濟其他宮院的低等宮人。這些變化引起了內務府負責采買的小太監(jiān)的注意,消息悄然傳開。
齊珩在御書房批閱奏折時,偶然聽到太監(jiān)議論:“絳雪軒的菜園子長得比御花園還好,云貴人制了些稀奇物件,能看風水旱澇?!?/p>
“哦?”齊珩擱下朱筆。他想起林清玥改良藥方時的精準判斷,心中好奇更甚。次日午后,他借巡查宮務之名,繞道至絳雪軒外。
隔墻望去,只見菜地整齊劃一,幾個簡易儀器立在田間,宮人正按竹簽刻度澆水。齊珩雖不懂科學原理,卻看出這種管理方式遠比傳統農事更系統、更精確。
“若將此法制成圖冊,推廣至皇莊,或可增畝產……”齊珩心中震動。他意識到,這個被自己冷落三年的女子,和三年前判若兩人,現在擁有的不僅是醫(yī)術,更有一種超越時代的“格物”智慧——通過觀察事物規(guī)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。
當晚,他召來司農司官員:“去絳雪軒詳錄農事新法,朕要看看能否用于皇莊?!贝伺e雖未直接褒獎林清玥,卻意味著他開始正視她的實用價值。
就在齊珩關注農事的同時,林清玥通過讀心術,發(fā)現了更緊迫的問題——內務府的貪腐鏈條。
負責送份例的小太監(jiān)每次離去時,心中都嘀咕:“克扣的三成炭火錢,夠賭兩把了……”林清玥順藤摸瓜,集中精神監(jiān)聽內務府相關人員的心聲,很快拼湊出真相:內務府副總管太監(jiān)與皇后母族遠親勾結,常年虛報用度、克扣份例,尤其針對失勢妃嬪和低等宮人。
她本可直稟齊珩,但深知無確鑿證據難以扳倒盤根錯節(jié)的利益網絡。于是,她決定設局讓貪墨者自露馬腳。
第一步是誘敵深入。她讓小順子故意在內務府抱怨:“云貴人最近迷上種菜,連份例炭火都懶得查問,倒是省心?!贝伺e讓貪官以為絳雪軒疏于防范,更加肆無忌憚。
第二步是制造破綻。林清玥利用齊珩關注農事的契機,請求司農司官員“順帶”核對絳雪軒過往份例記錄。官員發(fā)現炭火、棉布等用量與實際情況嚴重不符,但礙于內務府勢力,只隱晦記錄在案。
第三步是請君入甕。林清玥通過讀心術得知貪官即將轉移賬本,便讓秀珠“無意”將消息透露給與副總管有仇的另一太監(jiān)。對方立即告發(fā),齊珩下令突擊搜查,人贓并獲。
這場風波最終以副總管被革職查辦告終。齊珩雖未公開表彰林清玥,但通過司農司官員的奏報,心知肚明是她暗中推動?!霸浀膶欏纸o了他一個驚喜,竟能于無聲處聽驚雷,莫非真有洞察人心之能?”他對林清玥的欣賞中,更多了幾分倚重。
內務府整頓后,各宮用度得以改善,低等宮人對林清玥感激不盡。然而,皇后慕容婉如卻因此損失一條財路,恨意更深。“賤人屢壞本宮好事,遲早讓你嘗嘗真手段!”
林清玥通過讀心術感知到危機逼近,但她更堅定了一個信念:在這深宮之中,唯有持續(xù)展現不可替代的價值,才能立于不敗之地。
她站在菜地旁,指尖輕觸濕度計上爬升的水痕,望向皇宮中心的方向。簡儀雖小,卻承載著格物致知的大道;菜地雖微,卻孕育著改變命運的生機。
“齊珩,”她輕聲自語,“你看到的只是增產的菜園,卻不知我真正要種的,是一顆足以破土而出的科技新芽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