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塊“首板”,在經(jīng)過軋制、矯直、飛剪、噴碼、分級后,最終被掛上大紅花,送入特設的紀念品庫位,它將作為歷史的見證,被永久珍藏。
工業(yè)部的王副部長在眾人的簇擁下,沿著參觀通道緩緩前行。
自然而然地,市工業(yè)局周副局長接過了話頭,親自為王副部長進行講解。
“部長,您請看這個飛剪定尺系統(tǒng),”周副局長如數(shù)家珍,“當初在聯(lián)調階段,時序問題可是個‘攔路虎’,還是劉星海教授一針見血,指出了電-機耦合振蕩的根源。還有那個‘掐絲琺瑯’電路板,第一次成功點亮的時候,李懷德廠長半夜給我打電話,那聲音都是抖的……”
他不僅講解技術亮點,更穿插著項目攻堅中的小故事,將這些冰冷的鋼鐵設備賦予了奮斗的溫度。
王副部長聽得頻頻點頭,對周副局長說:“老周,看來你這個‘后勤部長’當?shù)煤芊Q職??!市里對這個項目的支持是落到實處的,功不可沒!”
隨后,他又走到以呂辰、錢師姐為代表的年輕技術團隊面前,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,他拍了拍呂辰的肩膀,對孫書記和李懷德說:“孫書記、李廠長,這些小同志,才是我們未來最大的希望和底氣啊!”
演示環(huán)節(jié)結束后,在車間的采訪區(qū)立刻被各路媒體記者圍得水泄不通。
劉星海教授的宏觀論述,李懷德廠長的管理心得,沈青云的技術點評,以及最年輕的呂辰所代表的創(chuàng)新精神,都成為了記者們追逐的焦點。
閃光燈不停閃爍,記錄下這歷史性的時刻。
其他與會代表則抓住這難得的機會,與課題組的成員們進行自由交流,索要技術資料,深入探討合作的可能性,現(xiàn)場氣氛熱烈而融洽。
中午時分,慶祝午宴在第一食堂舉行。
食堂布置得喜慶而不失莊重。
沒有奢華鋪張,卻處處體現(xiàn)著用心。
何雨柱帶領著食堂團隊,早已準備就緒。
隨著李懷德一聲“開席”,一道道寓意吉祥、味道可口的菜肴被迅速端上各桌。
“開門紅”是色澤紅亮、軟糯香醇的紅燒肉,象征著項目開門紅火;
“步步高升”是金黃酥脆、內餡香甜的芝麻球,寓意事業(yè)蒸蒸日上;
“碩果累累”是用各類時令水果精心拼擺的果盤,代表著項目取得的豐碩成果;
還有“魚躍龍門”、“錦繡前程”、“團結一心”……
每一道菜都蘊含著美好的祝福,更是對何雨柱廚藝的完美展示,引得賓客們贊不絕口。
李懷德端著酒杯,站起致祝酒詞,他的聲音因激動而略微有些沙啞。
“各位領導,各位來賓,同志們!今天,我們共同見證了一個奇跡的誕生!這杯酒,我要敬所有為了這條生產(chǎn)線嘔心瀝血、無私奉獻的同志們!敬我們的清華合作伙伴!敬我們的鞍鋼戰(zhàn)友!敬我們軋鋼廠每一位可愛的工人師傅和年輕的技術骨干!”
他環(huán)視全場,目光炯炯:“這條生產(chǎn)線的成功,是我們團結協(xié)作、自力更生的勝利!它告訴我們,外國人能搞的自動化,我們中國人不僅能搞,還能搞得更好,更符合我們的需要!讓我們共同舉杯,為了這條生產(chǎn)線的順利啟航,為了中國工業(yè)更加輝煌燦爛的明天——”
“干杯!”
整齊劃一的歡呼聲響徹食堂,酒杯碰撞聲清脆悅耳。
午宴的氣氛輕松、熱烈,成功的喜悅洋溢在每個人的臉上,融化在醇厚的酒香和可口的飯菜之中。
車間內,轟鳴依舊,這個古老國度在工業(yè)化道路上邁出了堅定的步伐。
龍吟聲聲,傳向遠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