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是新學(xué)期報道的第一天,離正式開學(xué)還有兩天,呂辰和婁曉娥一路朝學(xué)校門口走去,時間還早,兩人沒有立刻回家,而是心照不宣地朝著同一個方向走去,被譽為“師大附中學(xué)生后花園”的琉璃廠文化街。
午后的陽光溫煦地灑在青石板路上,給這條沉淀了數(shù)百年書卷氣的街道鍍上一層暖金色。街道兩旁,是鱗次櫛比的老字號店鋪,空氣里彌漫著屬于琉璃廠的“書卷香”。
“每次來這兒,都覺得時間都慢下來了?!眾鋾远鹕钗豢跉?,臉上帶著輕松愉悅的笑容,在這充滿歷史韻味的街巷中,她的腳步都顯得格外輕快。
“是啊,這才是真正的‘開學(xué)第一課’?!眳纬叫χ鴳?yīng)和,兩人并肩走著,沒有明確的目的地,只是隨著人流和興趣,在店鋪間隨意流連。
他們先走進一家筆墨莊,店內(nèi)光線柔和,長長的玻璃柜臺里整齊陳列著各式毛筆、硯臺等。
“曉娥,新學(xué)期,添點新文具?”呂辰側(cè)頭問道。
婁曉娥點點頭,挑選了一支小巧精致的暗尖金筆和一個印著淡雅梅花的硬殼筆記本。呂辰則選了幾支常用的“小大由之”狼毫筆、兩錠“鐵齋翁”油煙墨和一刀質(zhì)地細膩的毛邊紙。付錢時,他將那支金筆也一并買下,自然地遞到婁曉娥面前:“喏,祝你新學(xué)期文思泉涌?!?/p>
婁曉娥沒有推辭,大方地接了過來。
走出筆墨莊,他們被一家古籍鋪子吸引。這里是古籍書店的翹楚。一踏入店門,仿佛進入了另一個時空。高大的書架直抵天花板,密密麻麻擺滿了線裝書,戴著老花鏡的店員安靜地坐在柜臺后面。
呂辰找了一圈,抽出一本清刻本《綴白裘》,翻看著里面收錄的地方戲曲劇本;又拿起一套品相尚好的石印本《芥子園畫譜》仔細端詳。
“呂辰,你喜歡這些老書?”婁曉娥看著他專注的樣子,有點驚訝,她雖然也喜愛閱讀,但面對這浩如煙海的古籍,更多是敬畏和新奇。她隨手拿起一本民國版的《紅樓夢》,翻看著里面的繡像插圖。
“算是一個小小愛好?!眳纬街t虛地笑了笑,最終買下了那套《綴白裘》和幾本關(guān)于地方小調(diào)、鼓詞的薄冊子。“這些都是民間藝術(shù)的根,值得研究?!彼麑鋾远鸾忉尩?。
離開古籍鋪子,街邊還有不少擺在地上的舊書攤。葦席或舊布鋪開,上面堆滿了各式各樣的舊書刊,如民國時期的通俗小說、翻譯作品、過期的雜志、甚至還有字帖、畫譜和一些蒙著灰塵、封面模糊的學(xué)術(shù)資料。攤主多是些上了年紀(jì)的人,或蹲或坐,守著這一方小小的文化天地。
呂辰在一個書攤前蹲下,翻出幾本三十年代出版的戲劇理論期刊,又找到一本品相不佳但內(nèi)容珍貴的《燕京歲時記》手抄本殘卷。他甚至在一個不起眼的角落,發(fā)現(xiàn)了幾本封面沒有任何標(biāo)識、紙張粗糙的薄冊子,翻看幾頁,內(nèi)容隱晦,似乎是些內(nèi)部流傳或批判性質(zhì)的文字。他不動聲色地將它們混在購買的戲曲書籍里,婁曉娥則饒有興致地翻看著一些舊畫報和小說。
一趟下來,呂辰的車?yán)镉衷黾恿艘粋€鼓鼓囊囊的藍布包,里面裝滿了新買的筆墨紙硯和沉甸甸的書籍。婁曉娥則抱著新筆記本和那支金筆,臉上帶著開心笑容。
“收獲滿滿啊?!眳纬降嗔说嗍种械臅?,語氣輕快。
“嗯!”婁曉娥用力點頭,眼睛彎成了月牙,“我看你特別喜歡那些舊書攤,像在尋寶一樣?!?/p>
“是啊,知識的寶藏和歷史的碎片,都藏在這些紙頁墨香里?!眳纬揭荒樐獪y高深的道,引得類曉娥一陣好笑。
回到附中校門口,正好十點,遠遠就看到婁家的小汽車停在附近,兩人徑直來到汽車跟前,司機已經(jīng)等候在側(cè),打過招呼,被司機好一陣“審問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