臘月二十九,一大早,何雨柱就裹著棉襖,哈著白氣,推著自行車趕往軋鋼廠。
實踐基地還有不少留校師生,他這個食堂主任兼頭號大廚,年關(guān)底下更是歇不住,得去張羅大家的伙食。
院子里,陳雪茹和陳嬸已經(jīng)開始忙活起來。
雖然家里平日就收拾得利索,但辭舊迎新的年終大掃除,一點也馬虎不得。
雨水也挽起袖子,幫忙擦拭著桌椅窗欞,卻干勁十足。
呂辰則被全家一致以“最近太辛苦”為由,“強制”安排在書房休息。
他懷里抱著咿呀學(xué)語的小念青,小家伙穿著厚厚的棉襖,像個軟乎乎的團子,烏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打量著書房里的一切。
呂辰一邊逗弄著孩子,一邊盤算著今年需要登門拜年的人家,以及需要準(zhǔn)備的年禮物資。
關(guān)系網(wǎng)絡(luò)越來越廣,這年關(guān)的人情往來,也是一門學(xué)問。
正思忖間,院外傳來一陣喧鬧,夾雜著鄰居們驚訝的議論和孩子們興奮的呼喊。
呂辰心下好奇,抱著小念青走出了院門。
只見甲字一號院吳家門口,圍了不少人。
吳家二叔站在一輛半新的三輪車旁,接受著左鄰右舍的“檢閱”。
那三輪車雖然有些舊,但擦得干凈,車斗不小,看著就結(jié)實耐用。
“喲!吳二哥,行啊!這大家伙哪兒弄來的?”王副處長圍著三輪車轉(zhuǎn)了一圈,嘖嘖稱奇。
吳二叔解釋道:“嗨,這不是火車站派出所那邊罰沒的幾輛車,處理不了,就流轉(zhuǎn)到了我們工會。我想著這玩意兒實用,買菜、拉煤、運糧方便!就找工會,特批了個條子,給領(lǐng)回來了!”
李連長上前試了試車把,點頭道:“是好東西!咱們這幾家,誰家過年不置辦點年貨?有了這車,可省力多了?!?/p>
老編輯也笑道:“老吳,你這算是給咱們巷子開了個好頭。以后誰家有個力氣活,借個車也方便?!?/p>
呂辰心中也是一動,他正發(fā)愁過年期間拜年送禮,東西多了不好帶,這三輪車來的確是好東西。
他抱著小念青湊上前,問道:“二叔,這車好領(lǐng)嗎?你們工會還有沒有?”
吳二叔見是呂辰,熱情地說:“小呂也感興趣?我領(lǐng)的時候聽說還有一輛,在倉庫里放著。你要想要,得趕緊,拿著單位介紹信或者街道證明,去工會辦手續(xù)就成。哦,對了,負責(zé)這事兒的是貨場那個周大河,你認識的?!?/p>
呂辰一聽周大河的名字,心里更有底了,當(dāng)即決定去碰碰運氣。
看了看懷里的小念青,又看了看正在忙碌的陳雪茹,他將小家伙暫時托付給李嬸子。
“嬸子,麻煩您幫忙看會兒念青,我出去辦點事,很快就回?!?/p>
李家嬸子爽快地接過孩子:“去吧去吧,放心,念青跟我家小子玩得好著呢!”
跟嫂子陳雪茹打了聲招呼,從廚房拎出兩斤五花肉,用油紙包好,這才推著自行車,往火車站方向而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