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晚、顧云裳和陳雪也分工合作——林晚負責洗菜切菜,她拿起案板上的黃瓜,刀工利落得像專業(yè)廚師,很快就切成了均勻的黃瓜片;顧云裳幫著剝蒜、切姜,動作有條不紊;陳雪則拿著手機四處拍視頻,從廚房的熱鬧場景拍到客廳的湖景,嘴里還念叨著:“要把這些都記錄下來,以后看肯定很懷念?!?/p>
陽光透過廚房的百葉窗,在地板上投下整齊的光斑,落在每個人的身上。張瑤哼著流行歌曲煎雞翅,油鍋里發(fā)出“滋滋”的聲響,香味很快彌漫開來;大姑捏餃子的手法熟練,一個個元寶狀的餃子整齊地排在蓋簾上;林晚切好的蔬菜碼在盤子里,紅綠搭配格外好看。偶爾有人說句笑話,引得大家一陣大笑,笑聲混著雞翅的香味、餃子餡的鮮味,成了最溫暖的人間煙火氣。
中午12點,豐盛的飯菜擺滿了餐廳的長桌:色澤紅亮的可樂雞翅、外酥里嫩的紅燒魚、酸甜可口的糖醋排骨、晶瑩剔透的白菜豬肉餃子,還有清爽的涼拌黃瓜和拍黃瓜,陳雪帶來的提拉米蘇蛋糕放在桌子中央,上面插著“喬遷快樂”的小旗子。大家圍坐在一起,姑父打開陶土壇子,倒出乳白色的米酒,酒香醇厚,給每個人的杯子里都斟了小半杯。
“來,咱們舉起杯子,”姑父站起身,聲音洪亮,“祝小晚喬遷之喜,以后的日子像這米酒一樣,醇厚香甜,越來越好!”
“干杯!”所有人都舉起杯子,清脆的碰撞聲回蕩在餐廳里。米酒入口甘甜,帶著淡淡的米香,一點都不沖。
張瑤喝了一口酒,放下杯子,感慨道:“還記得大學時我們擠在15平米的出租屋里,冬天沒有暖氣,裹著被子吃泡面。那時候你說‘以后一定要住帶湖景的大房子,給媽媽買最好的東西’,沒想到才幾年,你就真的實現(xiàn)了夢想。”
“是啊,”陳雪也跟著點頭,眼眶有點紅,“要是沒有小晚,我寫的《逆光》可能永遠只能躺在抽屜里,更別說成為爆款了。今天能坐在這里,真的很感謝你。”
顧云裳看著林晚,眼神里滿是默契:“從第一次在星辰科技聯(lián)手應對顧云英,到現(xiàn)在各自的事業(yè)都走上正軌,我們一起闖過了最難的日子。以后不管是芯片研發(fā)還是新能源布局,我們都一起加油?!?/p>
大姑夾了一個餃子放在林晚碗里,眼里滿是慈愛:“多吃點,看你最近忙得瘦了。房子再大再好看,也不如身體重要。以后要是不想做飯,就回大姑家吃,隨時都給你留飯?!?/p>
林晚吃著熱騰騰的餃子,心里暖暖的,像被陽光裹住一樣。她看著眼前的人——有一起瘋一起鬧的閨蜜張瑤,有血脈相連、時刻牽掛她的大姑一家,有并肩作戰(zhàn)、彼此信任的伙伴顧云裳和陳雪,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真誠的笑容,眼里滿是對她的祝福。這棟別墅再豪華,也比不上身邊這些人的陪伴。她拿起杯子,站起身,對著大家說:“謝謝你們今天來陪我。對我來說,‘家’從來不是房子有多大多豪華,而是有你們這些在乎的人在身邊。以后這里就是咱們共同的家,不管什么時候,你們來了都有飯吃、有地方住?!?/p>
“說得好!為了這個家,再干杯!”張瑤舉起杯子,大家再次碰杯,笑聲和談笑聲飄出窗外,落在湖面上,引得水鳥撲棱著翅膀飛起。
飯后,張瑤拉著林晚去了屋頂露臺。露臺上擺著一套藤制桌椅,旁邊放著一個烤爐,是林晚特意為以后的燒烤派對準備的。兩人靠在欄桿上,看著湖面上的游船慢慢劃過,張瑤興奮地規(guī)劃:“等櫻桃樹結(jié)果了,我們就在這里辦個采摘派對,叫上顧云裳、陳雪,還有曉曉,一起燒烤、吃櫻桃、看日落!”
林晚笑著點頭,心里滿是期待。書房里,顧云裳和陳雪正翻看著《逆光》的拍攝花絮,時不時討論著某個鏡頭的拍攝細節(jié);庭院里,大姑和姑父戴著園藝手套,修剪著玉蘭樹的枯枝;林曉則坐在櫻桃樹下,拿著畫板寫生,畫紙上是滿院子的熱鬧——客廳的落地窗里能看到顧云裳和陳雪的身影,庭院里的大姑和姑父,還有露臺上的林晚和張瑤,畫面溫馨得像一幅畫。
陽光透過櫻桃樹的枝椏,在林晚的身上投下斑駁的光影。她閉上眼睛,感受著微風拂過臉頰,聞著空氣中的花香和米酒的余香,嘴角揚起一抹滿足的笑。從繼承遺產(chǎn)時的迷茫無措,到應對顧家內(nèi)斗的冷靜果斷,再到如今事業(yè)有成、親友環(huán)繞,她終于明白,人生最珍貴的從來不是銀行卡上的數(shù)字,也不是豪華的房子,而是身邊這些不離不棄的陪伴,和內(nèi)心那份踏實的溫暖。
喬遷之喜,喜的不僅是住進了夢想中的房子,更是擁有了這份沉甸甸的、觸手可及的幸福。而這份幸福,會像庭院里的櫻桃樹一樣,在時光的澆灌下,慢慢枝繁葉茂,結(jié)出甜美的果實。